小灰:軍用迷彩發展史(下篇)

A+A-
HBO 電視劇「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劇中美國海軍陸戰隊身穿 Frogskin 迷彩作戰服,圖為電影宣傳海報(局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迷彩戰鬥服

前文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大大加速了軍用迷彩的發展。飛機偵察及火炮技術的發展,加上現代化的戰爭模式,令歐洲各國更加重視軍事器械的隱蔽性。然而,迷彩戰鬥服在當時並不普及,情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有所改變。

由於印製技術改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多參戰國家都著手研發迷彩戰鬥服(或迷彩野戰外套)。以軍服設計精美聞名的納粹德國為例,當時德軍已發展出多種迷彩圖案,供國防軍、黨衛軍及傘兵部隊等裝備(註 1)。

美國參戰之後,因應在太平洋地區的作戰需要,當時美軍亦研發出一種全新的雙面迷彩作戰服(俗稱 Frogskin),派發給在島嶼與日軍生死相搏的海軍陸戰隊。新作戰服一邊為青啡色圖案,另一邊為泥啡色圖案,士兵可因應自然環境及季節配搭穿著。有趣的是,當時美軍亦打算在歐洲戰線試行換裝,但由於當時迷彩戰鬥服在盟軍屬於新興裝備,有美軍將穿著迷彩戰鬥服的友軍與納粹德軍混淆,最終只好放棄計劃

戰後的迷彩軍服發展

電影「烈日風暴(Tears of the Sun)」中,主角們身穿美軍叢林迷彩戰鬥服;圖為劇照。

二戰結束後的幾十年,由於國際形勢漸趨穩定,各國軍隊都沒有太大誘因去研發迷彩技術。雖然美國先後經歷韓戰及越戰,但由於在太平洋地區以外,舊有的迷彩戰服並不完全適用,美軍於是改以橄欖綠色(Olive Green)作戰服,一直到越戰結束後期,才正式轉用新的叢林迷彩戰鬥服(Battle Dress Uniform,BDU)(註 2);另一方面,英軍亦在 60 年代開始試用新的迷彩圖案(Disruptive Pattern Material,DPM),並在 1968 年開始全面以 DPM 迷彩取代原先的墨綠色戰鬥服

時間去到 20 世紀末,波斯灣戰爭爆發,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在中東的沙漠地區與伊拉克軍隊作戰,催生一種沙漠迷彩的需要。美軍先後研發一種六色(俗稱 Chocolate chip)及一種三色的沙漠迷彩圖案,其他國家例如英國、德國等等,亦把原先的迷彩圖案改為沙漠色調。

2008 年,英國哈里王子在阿富汗服役時身穿沙漠色調的 DPM 作戰服。 圖片來源:JOHN STILLWELL/AFP via Getty Images

踏入 21 世紀,軍用迷彩技術有突破性發展。2000 年初,美軍針對現代化戰爭的模式,發展出劃時代的數碼迷彩(Universal Camouflage Pattern,UCP),並在 2004 年於陸軍全面換裝。數碼迷彩由類似電腦相片「像素」般的小方格組成,在肉眼觀察的情況下,比傳統迷彩服裝更有效地避免敵軍察覺,同時更難被夜視鏡等儀器發現。現時,中國解放軍的「星空」數碼迷彩服、加拿大的 Canadian Disruptive Pattern(CADPAT)、中華民國國軍,以及新加坡軍隊的戰鬥服等等,都有類似的數碼化設計。

電影「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中,主角所穿的就是 UCP 數碼迷彩戰鬥服;圖為劇照。

總括而言,二次大戰催生了迷彩戰鬥服的研究和應用,而現代戰爭中所用的迷彩技術已經和上世紀的大有不同。軍用迷彩的發展背後代表著一個國家的作戰模式,以及戰略觀的改變。無奈文章篇幅有限,上下篇只能略談筆者認為該年代中最有代表性的幾款,要深入分析個別國家的戰術裝備,請期待往後的世界軍備短評系列

註 1:納粹德國戰敗後,大量軍事物資被盟軍銷毁,現存良好的迷彩裝備少之又少。維基百科上有一個二戰德軍迷彩圖案的整理,但資料並不齊全。
註 2:越戰期間,美軍有在越南試行多款叢林迷彩圖案戰鬥服,但當時沒有全面換裝;此外,美軍個別特種部隊有「借用」由南越部隊慣用的虎紋(Tigerstripe)迷彩戰鬥服,自此成為經典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香港出生長大,見證香港人冠絕東方,義勇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