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近期的移民熱選,成功登陸當然要出去喝酒慶祝,但你知道你的首要考慮是甚麼嗎?是酒量。雖然英國人嗜酒馳名於世,但在公眾場所喝醉是犯法的,即使在酒吧裡面喝醉也屬犯法!
紐西蘭
|共38篇|
在紐西蘭一個城市,人與海獅正學習共存
瀕臨絕種的紐西蘭海獅近年在紐西蘭但尼丁(Dunedin)奧塔哥半島(Otago Peninsula)生息繁衍,卻因為種種「惡習」,被當地居民視為「臭鄰居」。保育機構希望人與海獅能和平共處,保護牠們免受各種環境威脅,並繼續生育下一代,脫離絕種厄運。
反疫苗令示威:貨車佔領行動正蔓延全球
加拿大強制接種疫苗政策,惹起部分貨車司機及民眾反響,多輛貨車組成「2022 自由車隊」,已佔領及癱瘓首都渥太華多日,迫使市政府頒佈緊急狀態令,至今仍未有解散跡象。同時,多國反疫苗及防疫政策示威者亦嘗試仿傚,紐西蘭昨日就有貨車包圍國會大樓,類似示威相信陸續有來。
把雨林當成人來看待,乃保育之法?
全球有不少雨林獲當地政府列為國家公園,由官方管理、保育。紐西蘭北島尤瑞瓦拉雨林(Te Urewera)的國家公園地位,卻在 2014 年被撤銷 —— 因為尤瑞瓦拉在法律上取得與人類相同的地位,並由當地圖霍伊部落(Ngāi Tūhoe)任法定監護人。
啄羊鸚鵡懂得用 Touchscreen,亦非好事?
近年,有研究發現鸚鵡的腦部可以媲美靈長類動物,擁有極高認知能力。最近紐西蘭一個新研究更指出,瀕危物種啄羊鸚鵡(kea),經訓練後懂得透過舌頭使用電子屏幕。
紐西蘭改回毛利語國名?
近日,毛利黨(Māori party)發起請願,要求將紐西蘭官方名稱,改為毛利語的奧特亞羅瓦(Aotearoa),引起爭議。
紐西蘭青年擇偶條件:能一起供樓
香港樓市連續 11 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的房地產市場,市民要不吃不喝近 21 年方能成功置業,就算近日可靠打疫苗參加樓盤抽獎,成功機會也似乎微乎其微。據「衛報」報道,紐西蘭人也面對置業難題,不少年青人因此用交友程式尋找另一半,以「夾錢」圓買樓夢。Tinder 發言人指出,紐國用戶在自我介紹中提及「買屋」一詞的次數,一年內增加 2.6 倍,有些人純粹出於幽默,有些人則是認真尋找可共付房貸的伴侶。
由依賴到對抗:新世代下的中紐關係
紐西蘭是五眼聯盟之中,人口和經濟規模最小的國家。一方面她是歐美民主陣營的忠實盟友,另一方面又長期患上「中國依賴症」,2020 年的出口額中,中國就佔了 26%。隨著中美,以至中澳衝突加劇,紐西蘭再難以兼得雙方陣營的利益。
當世界崩潰,哪些地方仍能生存?
若經濟危機、氣候反常、天災、疫症同時出現,全世界哪個地方能夠順利過渡?一項研究顯示,若全球遭逢社會崩潰,紐西蘭、冰島、英國、塔斯曼尼亞及愛爾蘭會是能夠成功生存、保持穩定的地方。
紐西蘭「反起底法」的平衡世界
據「華爾街日報」在 7 月 5 日報道,由 Google、Facebook、Twitter 等科技巨企組成的「亞洲互聯網聯盟」(AIC),於 6 月去信香港政府,警告當局若繼續「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修訂(民間又稱「反起底法」),該聯盟憂慮或會停止在香港提供服務,以免令員工墮入法網。誠言,有些西方民主國家都設有類似的「反起底法案」,關鍵是如何在資訊權與個人私隱間取得平衡。
2020 疫年,紐西蘭台灣死亡人數不升反跌?
疫症大流行至今,官方錄得的死亡數字逾 390 萬。「經濟學人」以各國大流行的死亡人數,對比沒有發生大流行的預期死亡人數,設計出統計模型,估計疫情造成的全球超額死亡人數高達 1,000 萬。大流行奪去許多性命,但在一些防疫措施較嚴格而未有大爆發的地區,例如紐西蘭和台灣,2020 疫年總死亡人數卻有所下跌。
小灰:澳紐軍團日 —— 紀念一戰加里波利之戰
澳洲及紐西蘭將 4 月 25 訂為「紐澳軍團日」,以悼念在加里波利之戰傷亡的官兵,反思戰爭所帶來的沉重代價。
彩色「X 光」,有何用途?
名為「光譜X射線彩色成像」的新掃描技術,卻能夠以驚人的清晰度展示骨骼、軟組織和身體其他組成部分的細節。掃描儀使用了稱為 Medipix3 的高度靈敏晶片,該晶片的作用類似於數碼相機中的傳感器,但要先進得多。
【簡單有效】改善廢物回收率,靠星星貼紙?
星星貼紙原來不單可以鼓勵幼稚園生,還能鼓勵紐西蘭基督城(Christchurch)居民做好廢物回收?當地市議會在回收箱上貼上金色星星貼紙,表揚好好回收廢物的家庭,並沒收表現欠佳者的回收箱。措施令該市的回收率飆升,每星期額外增加數公噸可回收廢棄物。
【被香港及澳洲嚇壞】紐西蘭及早防「抗疫疲勞」
近百天以來,紐西蘭一直保持零本土疫情紀錄,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當地人的生活亦逐漸重回正軌。但近日眼見香港及澳洲再度失守,當地政府一改口風,強調不要自滿,必須保持警剔,以防疫症再度爆發。
疫情之後:4 天工作制,to change or not to change?
一場全球瘟疫,令人類生活產生劇變,包括我們的工作模式。提倡多年卻仍未普及的 4 天工作制,隨著各國逐步解封、民眾陸續重返辦公室,再次成為國際的討論焦點。抗疫成功的紐西蘭表示會身先士卒,向來傳統保守的日本,也有知名企業跟隨。這次多國重推週休 3 日制,能否成為我們的新常態?
矽谷富豪逃難首選:紐西蘭
紐西蘭前總理 John Key 表示:「如果有人擔心世界末日,他一定會選擇世界上最遙遠的角落,以及環境最安全的地方,打開地圖一看,非紐西蘭莫屬。紐西蘭一向被譽為南極之前的最後一個巴士站,我聼很多人説過,如果天塌下來,他們都希望自己在紐西蘭有一間容身之所。」
未來疫下旅遊:澳紐計劃中
武肺肆虐全球,多國已封關數月,禁飛的日子令人難以忍受,不少人只能在社交網站上載旅行舊照,懷緬昔日美好。究竟何時才能重開旅遊業?澳洲及紐西蘭似乎要交出答案,兩國開始討論開放邊境予彼此國民,建立「旅行保護網」的可行性。未來更有可能會將安全旅遊網絡擴展至疫情受控地區,讓旅客「有限度」及安心地去旅行。
【抗疫典範】紐西蘭如何用 10 天「輾平」曲線?
當英美等國仍在掙扎,想把疫情曲線拉平,紐西蘭嚴格「封國」短短 10 天,卻已把曲線「輾平」。全國大幅增加檢測,新增的確診或懷疑感染個案卻連續 3 日減少。週二只錄得 54 宗,比單日康復者 65 名還少,週三更再創新低至 50 宗。紐國的成功告訴世人,想要有效抗疫,目標該是「消除」而非「遏制」。
無人之境:動物園動物的異樣
武漢肺炎疫症下,苦悶的除了在家中的人類,還有動物園的動物。紐西蘭的動物園中,犀牛不斷磨肚皮、長頸鹿引頸以待遊客前來,動物都苦於無聊之中,管理員不得不採取非常措施娛樂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