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擺脫「財政羞恥」:勇敢談論財務狀況是脫貧的關鍵?

A+A-
圖片來源:Rawpixel.com/Shutterstock

國際地緣政治不穩,烏克蘭戰爭造成全球能源危機,加上抗疫時期救亡措施的經濟影響陸續浮現,大大影響不少人的生活。三位奧克蘭理工大學商業學家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提出「財務羞恥」(financial shame)的概念,認為要公開談論財務狀況,是解決債務問題的重要一步。

研究團隊指,現時有接近 3 分之 2 的紐西蘭人正擔心生活成本問題。環球的高息環境下,按揭貸款的還款額不斷攀升,令許多紐西蘭人的財務困境惡化。今年 3 月一份報告指,估計 11.9% 的房主將未能按時還款,另外已有超過 18,400 名按揭貸款人逾期未還。現時,紐西蘭家庭財富一大部分屬於房地產,物業市場膨脹幅度亦位居全球第二。當地平均家庭債務超過總家庭收入 170%,比英國(133%)、澳洲(113%)或愛爾蘭(96%)高。

按揭貸款市場過熱,增加紐西蘭人的財務脆弱性(financial vulnerability)。但財務壓力所帶來的羞恥感,窒礙了一些人尋求援助。根據去年 8 月發表的一份調查,3 分之 1 當地受訪者未有對家人或伴侶坦白自身財務狀況,其中 12% 人甚至隱瞞債務問題。這種財政羞恥和焦慮,可能會令人有成癮、暴力問題甚至自殺。研究團隊呼籲大家要克服財務污名化,掃除阻礙人們向外界求助的心理障礙,向孩子們打破有關財政議題的禁忌,教育他們如何好好管理財務。

研究團隊指出,負面的財政壓力,以及社會污名化,會令人感到不知所措。當金錢是一個禁忌話題時,大家都希望避開討論,保持虛假外表,對自身狀況秘而不宣,甚至拒絕社會援助,以此獲得安全感。然而,避開開放討論,選擇默默忍受,可能會導致孤立和個人失敗感,長遠為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如抑鬱、焦慮和情緒困擾。當過去獲取的成就一下子清袋,可見的未來又要勒緊褲頭,財務困境造成的創傷,也能使家庭破裂,令問題擴散開。

三位學者認為,受財政困擾的人要先明白自己並不孤單:現時有超過 30 萬紐西蘭人欠下超過他們收入的債務。下一步就是要尋求幫助,很多機構都可以協助人們分析財務狀況,並擬定出貼身計劃。資不抵債,則可以考慮整合債務。而紐西蘭更加有「解決債務貸款」(debt solution loans)的做法,直接減輕財政負擔。2008 年金融海嘯時,紐西蘭的銀行會與客戶合作,避免抵押貸款違約,包括降低服務成本、利息資本化和轉換成純利息貸款。

要幫助未來的一代走出債務陷阱,就需要公開討論財政,他們稱之為「財務社教化」(financial socialization)。大家要推動發展正確理財價值觀、分享知識,推廣能幫助建立財務可行性(financial viability)和財務福祉(financial wellbeing)的行為。其中,家人和朋友的理財分享,對於提高孩子的財務能力至關重要,令他們更具財務韌性,能夠應對現在和未來的壓力。

「流水落花」放映會 + 映後座談會(半小時)

日期:4 月 5 日(三)

時間:上午 11 時 50 分至下午 1 時 52 分

地點:K11 Art House(7 院)

戲院地址: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8 號 Victoria Dockside K11 MUSEA 4 樓

票價:成人 120 港元;學生/長者 90 港元

嘉賓:導演 賈勝楓

主辦:CUP 媒體及夕拾x閒社 Mellow Out

報名請瀏覽:https://pse.is/4v77w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