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很多舊區湧現文青風格的小店,吸引大家消費打卡,卻也推高同區物業價格,原區居民和商戶恐有被迫遷風險,觸發舊區「士紳化」(Gentrification)的爭議。紐約大學法律學院學者 Daniel Putnam 撰文指出,士紳化現象遍及全球大城市舊區,很多人視之為社會政策議題,但其實哲學上同樣有介入討論的空間。
貧窮
|共38篇|
2021 年全球 10 大風險預測
2020 年武漢肺炎成為世紀大疫,國際形勢風雨飄搖,疫情尚未有解決跡象之際,究竟新一年還要面對甚麼挑戰?智庫組織 Atlantic Council 憑藉為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進行預測的經驗,評估 2021 年有 10 大國際風險 —— 台海局勢或引起美中衝突、各國因抗疫債台高築恐釀金融危機、世界處於 50 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等。
方俊傑:藍調天后 —— 怪你過分自信
可惜,大部分叻人也似 Chadwick Boseman 個角色,不屑跟幫到自己手的大姐打好關係,以為一做就是庸才。真有才華的人還好,但現在看到的,是無論有沒有才華的人都一樣,就算從來未證明過甚麼,從來未有任何貢獻或作品,總之自己覺得自己好勁,一直無運行,只是世界沒有眼光沒有品味,跟自己的能力完全無關。
曾詩敏:有人喜歡真 —— 福仔的另類星味
不少運動員名成利就後,都會以他們的方式去回饋社會,拉舒福特不是唯一一位。不過,在今年紛擾的球壇,這位年輕射手確實捲起了一股一時無兩的正面旋風。
愈扶愈貧的方法:AI 演算法
踏入數碼年代,網絡經濟看來是大勢所趨,近年各地政府極力推廣電子支付,市民的生活也與互聯網關係日深。可是,網絡經濟其實暗藏很多陷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專題報道就警告,一些 AI 演算法正在製造貧窮,影響低收入家庭獲得貸款和政府補助的機會。
不平安的聖誕:以色列的貧窮浪潮
武肺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勢把全球數以千萬計的人推進貧窮線。以色列雖然只有 2.5% 人口信奉基督宗教,但身為聖城耶路撒冷和耶穌出身地伯利恆所在的國家,每年聖誕均能吸引很多人到訪。然而,該國今年將要渡過一個十分困難的聖誕:他們正面對近代最嚴重的貧窮問題。
【Soul Monday】用廢膠交學費,改變的不止環境?
貧窮和污染問題,兩者均困擾印度已久,但原來要同時解決,也並非毫無辦法。在東北部阿薩姆邦古瓦哈提市一條村落,非裔美國人 Mazin Mukhtar 與妻子創辦學校 Akshar School,讓孩子以塑膠廢料充當學費,令他們能夠接受教育,同時成為環境守護者,幫忙阻止村民燒毀廢膠,減少產生有毒氣體。
輸在起跑線:以數字講述澳洲跨代貧窮問題
在 2020 年,各國除了面對世紀疫症,還要對抗可怕的經濟大簫條,預計全球 4,000 萬到 7,100 萬人將被推進絕對貧窮線之下,不單是發展中國家,連英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難以倖免。貧窮會大大打擊孩童成長,很有可能造成跨代貧窮的問題。今年 10 月,墨爾本大學的應用經濟學家就發表報告,以澳洲為例子,用數字呈現貧窮問題對兒童成長的影響。
2020 中國滅貧成功?
共產黨帶領下的新中國,今年又有壯舉。中國官媒報道,貴州省最後 9 個貧困縣達成脫貧目標,已從貧困名單中剔除,意味中國再沒有官方定義的貧困地區。報道更稱,中國在自設的 2020 年期限前,提早一個月消除絕對貧困。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外國經濟學家意見,認為中國政府在滅貧方面使用雙重標準:中國身為中等收入國家,不應按貧困國家的指標,將貧困標準訂得過低。
喝水充飢,活不過冬:年輕的日本露宿者
踏入 11 月,日本重現武漢肺炎大規模爆發之勢。北海道、東京都及大阪府等地域,單日新增確診個案事隔多週再創新高。疫情再度惡化,經濟愈發嚴峻,更多人失去工作甚至住所。「朝日新聞」旗下網媒 AERA dot. 報道,近月都內露宿者出現年輕化趨勢。他們正值壯年卻無業無家,只能靠喝水充飢,憂慮活不過寒冬。
全民基本收入可治癒疫情禍患?
武肺疫情令無數基層三餐不繼,有政府因此研究全民派錢的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保障,但相關政策成效素來有爭議。有麻省理工經濟學研究團隊,在肯雅展開基本收入社會實驗,證實受助人在疫情期間較少飢餓、疾病和抑鬱問題,但可能鼓勵受助人冒著風險去投資。
拉舒福特:英國貧窮兒童的救星?
在疫情打擊之下,全球貧窮問題急遽惡化,當很多家庭失去收入,兒童身心發展首當其衝。英國一向被視為是發達國家,人均生產總值排全球第 26 位,但依然受到這股貧窮浪潮影響,兒童貧窮人口更是 20 年來新高。很多政界及社會人士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法,當中曼聯球星拉舒福特(Marcus Rashford)就是佼佼者,備受各界稱讚。
全球滅貧關鍵:森林
根據世界銀行估算,武漢肺炎或會把全球 4,000 萬到 7,100 萬人推到貧窮線之下。為此,專家正研究各種方法,對抗這一波全球貧窮浪潮。國際林業研究組織聯今年 10 月就舉辦學術研討會,會後一眾地理學家和環境學家發表報告,提到能否善用森林資源,會是全球滅貧工作的關鍵。
武肺令家庭崩潰,兒童販賣持續加劇
武漢肺炎令百業蕭條,全球增加數以千萬計的貧窮人口。為了生計,有人鋌而走險,從事非法活動;很多家庭要讓孩子們做童工,深遠影響他們的一生。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專題報道,就指出武漢肺炎,令兒童販賣這一門古老而極度侵犯人權的產業再次猖獗起來。
武漢肺炎引發的全球貧窮浪潮
防疫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包括經濟學。武漢肺炎令很多社交活動停頓,為各行各業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包括航運、旅遊和娛樂產業,有些政府削減福利,令貧者愈貧;很多人失去工作,加入貧窮人口之列。英國「金融時報」的專題報道就指出,2020 年將錄得 1990 年代以來,首次全球貧窮人口增長。
一隻錶看出的國家級問題
月薪只有 2 萬的人,能否負擔動輒上千萬的名錶?大眾想必心中有數。但在柬埔寨,月入僅有 2,500 美元的首相洪森就能做到。而且,洪森擁有的名錶似乎不止一隻,可能是柏德菲臘(Patek Philippe)的忠實擁躉。
熱浪與武肺夾擊,美國人無處可逃?
本週三起,本港食肆全面禁止堂食,不少市民被迫在酷熱天氣之下,於戶外匆匆吃頓午飯再開工。近日彭博社報道,美國多個州份同受極端高溫及武漢肺炎夾擊。部分居民本來就是最易受感染的一群,如今再遇上熱浪襲來,家中卻無冷氣調節。當留在家中會熱死,外出又怕染病死,他們還能逃到哪裡,避過病毒的威脅和高溫的煎熬?
你的社區如何,你的孩子也必如何?
成長環境會影響健康,可謂不爭事實,但其影響或比大家想像中深遠。英國一個研究就長期追蹤國內 1,619 名兒童,發現在貧窮社區長大的孩子,有不同的基因表現方式。即使外表看來無異,健康威脅卻早已植入體內。
跌出社會外的性工作者,如何捱過武肺時期?
社交隔離政策下,社交場所只能關門抗疫,當中包括脫衣舞廳及妓寨。但性工作者仍得繼續生活,若要營業,就要冒染病和罰款的風險;拒客人於門外,則要為生計發愁。無論是在先進國度還是發展中國家,他們的生活同樣困難重重。
日本女性的未來:貧窮?
日本有著全球最好的育嬰福利,近年更為職場母親設定工時上限,托兒服務亦同時在擴展…… 以上種種似乎都在預告日本女性會過上好日子。但有大學教授預測,日本女性將愈發貧窮,背後的原因,離不開「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