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貧窮是減少全球能源消耗的關鍵?

A+A-
在印尼萬隆,有電單車運送受政府資助的罐裝液化石油氣。

過去,不少人視環境污染為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副產品,當參與氣候變化討論時,有大國會托辭自己是發展中國家,要著重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質素,拒絕為溫室氣體排放設上限。列斯大學環境學家 Marta Baltruszewicz 的新研究就打破了扶貧和環保對立的迷思,證明消滅貧窮和減少能源消耗環環相扣。

Baltruszewicz 指出,現時主流扶貧策略是「把餅做大」,拓展經濟規模,增加貨物和服務生產,鼓勵公營開支和私人消費,人民收入就會提高,繼而走出貧窮。這套策略背後的假設,是以個人收入來定義貧窮。Baltruszewicz 認為這個定義方式流於狹隘,全球多國正陷入貧富懸殊問題和公共衛生危機,大部分人都無法享受經濟增長的成果。貧窮不單是狹義的收入數字,而是多種基本權益被剝奪的狀態,現時就有 30 億人沒有潔淨煮食燃料,12 億人沒有清潔食水。

Baltruszewicz 的研究團隊仔細分析尼泊爾、越南和贊比亞的能源使用情況,以探討發展中國家的人民要活得美好,究竟需要甚麼,又要動用多少能源。她們特別研究食水、食物、基本教育和潔淨燃料四個範疇,透過問卷形式,在上述三國分別調查了 5,501 至 11,465 戶家庭的日常開銷和生活狀況,又利用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並加上一些國際貿易數據作參考,從而推算出每戶直接和間接的「能源足印」(energy footprint)。

研究最終發現並非置身於極端貧窮,即是能夠長期得到潔淨燃料、清潔食水、基本教育和足夠食物的家庭,他們所消耗的能源只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當主流論述認為發展中國家需要更多能源來消滅極端貧窮,這個研究結果正正與之相反,關鍵之一是由木柴和煤炭等傳統煮食燃料,轉至電力和天然氣。現時贊比亞、尼泊爾和越南的現代能源分配極不平均,而且情況比收入、支出和休閒資源的分配情況更嚴重。

貧困家庭要被迫用污濁能源,會造成長遠健康問題,而且這些傳統方式極不合乎效率,用家往往要花耗更多燃料才生產到足夠的能源,例如最簡單的燒水,就要用上很多的木柴才能做到。諷刺地,一些個人收入相對好的人,也不一定滿足到生活基本需要,對他們而言,取得手機比起得到乾淨煮食燃料更加容易。故此單以收入衡量,並不能全面理解到貧窮狀況。研究團隊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改善公共服務和基建,例如電力、衛生和交通。

人類發展不止講求經濟正義,也要講求氣候正義,兩者其實環環相扣。改善基建,才能根本地令人民走出貧窮,從而減少能源消耗。不過,Baltruszewicz 表示落後國家難以投資更多民生設施,背後亦有多項結構性因素,例如日漸高攀的國債水平和國際機構要求的結構調整計劃(structural adjustment)。在這個問題上發達國家亦有責任,應同時協助發展中國家走出貧困和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