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營銷學:大企業如何重新包裝貧窮

A+A-
倫敦京士頓地區一間慈善商店前的塗鴉。 圖片來源: Chris J. Ratcliffe/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現時世界仍有很多地方面對嚴重貧富懸殊問題。貧窮除了源於政府腐敗以及連串政策失當,也源於官商勾結、無良商人對普羅市民的種種剝削。英國老牌時事評論員麥金斯特利(Leo McKinstry)就在時事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撰文,揭示有些大企業在市民大眾的指責下,如何透過重新包裝貧窮問題,調整營銷策略和品牌定位。

麥金斯特利出生於動亂時期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現時在肯特郡賽尼特區(Thanet)定居,那裡的兒童貧窮率屬英格蘭南部第二高。多年來,他親身感受到真正的貧乏狀態,只要穿梭區內的馬蓋特小鎮(Margate),由簡陋的木板店舖到街道上骯髒的床鋪,空氣總是瀰漫頹靡和絕望的味道。然而,這種日常的貧窮,並非大商家覺得吸引的廣告素材,他們因而創造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新名詞,希望重新包裝貧窮。

有一天,麥金斯特利在馬蓋特購物,看到連鎖藥妝店博姿(Boots)的海報,呼籲人們與該公司一起對抗「衛生貧窮」(hygiene poverty)。根據一間慈善組織的研究指,全英國有 3 分 1 民眾因為生活費不足,要減少甚至完全不使用日常衛生用品。同一份報告指出,43% 小學學童家長買不起基本衛生及清潔用品。在網上,很容易搜尋到各種類似研究,相關新術語愈來愈多,例如工作生活失衡會被包裝成「時間貧窮」(time poverty),廁所不足則是「廁所貧窮」(toilet poverty)。

麥金斯特利提醒大眾要理性看待各類新興的「貧窮」字眼,背後的研究方式及數據演繹,是否真正反映貧苦大眾的現實。 圖片來源:Andrew Milligan/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麥金斯特利希望大家反思,這類引人注意的術語,是否真正反映貧苦大眾的現實生活。近年,社會企業責任成為了流行用語,對抗貧窮、推廣公義變為一種成本低、迴響大的品牌定位策略。他再以博姿為例,形容它所指的「衛生貧窮」,其實就是人們買不起它的產品,背後的邏輯是多麼吊詭。而另一間跨國個人護理及化妝品集團歐萊雅(L’Oréal)早年營銷方針主打個人心理路線,例如創作出華人世界也十分知名的口號「你值得擁有」,近年也改為投資大量的社會公義計劃。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公司引用的數據,但求要爭取社會迴響,背後的方法學其實並不清晰,演繹上亦有誇大之嫌。例如,博姿所引用的研究指,倫敦有超過一半人口因為負擔不了開支而放棄使用衛生用品,可是倫敦已屬全世界收入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另外,「鏡報」又有報道指,全英國有 400 萬兒童面對「鞋履貧窮」(shoe poverty),很多孩子只能夠穿拖鞋甚至雨靴上學。可是,隨著環球工業化,近 30 年服裝的價格水平其實已下降了一半有多。

由「智能手機貧窮」(smartphone poverty)到「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類似的術語和研究愈來愈多。麥金斯特利認為正因為貧窮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他不希望大企業以之為營銷工具。若果大企業是真心希望解決問題,應了解貧苦大眾的生活全貌,而不是慣性地用上一些肥皂劇式的誇張措辭,營造出各種假象,破壞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