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突破 500 天,烏克蘭各處受到嚴重破壞,大批逃至外地的國民無家可歸。世界銀行估計重建費用多達 4,110 億美元(約 3.2 萬億港元),意味當地需要更省錢、省時、省力的方法,以迅速增加住屋供應。由烏國本土公司 HOMErs 設計的簡易組裝屋,或許會是可行的解決方案。
HOMErs 聯合創始人 Alex Stepura 指出,臨時貨櫃屋在過去一年遍佈烏國,加上「我們也有很多同事失去居所」,格外明白建屋之迫切。他與同事們為此研發了一系列組裝屋,由多個在工廠生產、3 米 x 3 米的組件合裝而成。全套組件連同傢具和白色家電可以放進一架貨車,運送至目的地後迅速砌成平房。
在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Chernihiv),教師 Alla Pylypenko 的村莊於開戰初期遇襲,她那間附設花園、池塘和陽台的大屋被炸毀。直至去年秋季,Pylypenko 獲捐贈 HOMErs 組裝屋,讓其一家六口可回原址定居。雖然新房較舊屋要小,但她說:「這區約有 200 座房屋損毀。這類組裝屋對我們來說絕對重要。」
根據 HOMErs,一間接上電網、傢具齊全的三件式組裝屋叫價 1.8 萬美元(約 14 萬港元),額外組件則盛惠 6,000 美元(約 4.7 萬港元),至今已提供約 50 套予烏克蘭家庭。作為生意夥伴,英國投資者 Chris Baxter 認為,這些設計在品質和價格間取得良好平衡,或能為大批期盼回國生活的烏克蘭難民帶來曙光。
這些組裝屋可以打包起來隨同搬遷,令人毋須等候所有房屋施工完成,便可重新在國內定居。
劍橋大學房屋及規劃研究中心主任 Gemma Burgess 認為,以組裝屋重建市鎮,理論上是可行的。「如欲在烏克蘭興建大量房屋,這或許是更便宜、更有效率的方法。」目前 HOMErs 的基輔廠房每月生產約 10 套組裝屋,並正籌措約 500 萬歐元(約 4,300 萬港元)在斯洛伐克建廠,希望把產量提升至每月數百套。
一些烏克蘭企業同樣利用最新科技,協助遭受炮火或空襲的社區重建,包括開發預製混凝土塊的 ConTech。不過,Burgess 指二戰後多國急於建屋,常有不合建築標準的情況出現。她提醒,烏國這些重建計劃應該避免重蹈覆轍。「質素和可持續性會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