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包括經濟學。武漢肺炎令很多社交活動停頓,為各行各業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包括航運、旅遊和娛樂產業,有些政府削減福利,令貧者愈貧;很多人失去工作,加入貧窮人口之列。英國「金融時報」的專題報道就指出,2020 年將錄得 1990 年代以來,首次全球貧窮人口增長。
貧窮
|共64篇|
一隻錶看出的國家級問題
月薪只有 2 萬的人,能否負擔動輒上千萬的名錶?大眾想必心中有數。但在柬埔寨,月入僅有 2,500 美元的首相洪森就能做到。而且,洪森擁有的名錶似乎不止一隻,可能是柏德菲臘(Patek Philippe)的忠實擁躉。
熱浪與武肺夾擊,美國人無處可逃?
本週三起,本港食肆全面禁止堂食,不少市民被迫在酷熱天氣之下,於戶外匆匆吃頓午飯再開工。近日彭博社報道,美國多個州份同受極端高溫及武漢肺炎夾擊。部分居民本來就是最易受感染的一群,如今再遇上熱浪襲來,家中卻無冷氣調節。當留在家中會熱死,外出又怕染病死,他們還能逃到哪裡,避過病毒的威脅和高溫的煎熬?
你的社區如何,你的孩子也必如何?
成長環境會影響健康,可謂不爭事實,但其影響或比大家想像中深遠。英國一個研究就長期追蹤國內 1,619 名兒童,發現在貧窮社區長大的孩子,有不同的基因表現方式。即使外表看來無異,健康威脅卻早已植入體內。
跌出社會外的性工作者,如何捱過武肺時期?
社交隔離政策下,社交場所只能關門抗疫,當中包括脫衣舞廳及妓寨。但性工作者仍得繼續生活,若要營業,就要冒染病和罰款的風險;拒客人於門外,則要為生計發愁。無論是在先進國度還是發展中國家,他們的生活同樣困難重重。
日本女性的未來:貧窮?
日本有著全球最好的育嬰福利,近年更為職場母親設定工時上限,托兒服務亦同時在擴展…… 以上種種似乎都在預告日本女性會過上好日子。但有大學教授預測,日本女性將愈發貧窮,背後的原因,離不開「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
唐明:「富不過三代」是一種文化病
有機會長期累積財富的社會,說的不是三代,而是三四十代的事情,歐洲的貴族自不必說,意大利一家專門為教皇釀酒的家族 Antinori,已經做了600 多年,600 多年來家族生意都沒有受到干擾,難道只是因為他們家族做得到「修身齊家」,600 多年一個害群之馬也沒有嗎?顯然不是。
鄭立:與龍共舞 —— 富人遊刃有餘,窮人細膩敏感
「與龍共舞」這個故事最令人深刻的角色,自然是葉德嫻所扮演的張敏母親,不僅存在感很強,也是故事裡大量笑料的來源。只因為她鮮活地演好了一個窮人的角色。
救世軍:一餐住家飯,對劏房戶家庭的意義
每星期的餸菜包均有菜、有魚、有肉,並已切好及配備調味料,方便他們做出一道道美味的住家飯。「不少單親媽媽跟我們分享,她們缺乏煮食器具,以前只能與孩子吃快餐,沒時間做一頓住家飯,覺得自己未能盡母親的責任,又擔心孩子不夠營養,感到自責。然而,這個餸菜包能讓她們為孩子做到一頓住家飯,除了減省開支外,更重要的是她們從中找回自己作為母親的角色。原來一餐住家飯對這些家庭別具意義!」
努力工作也不能脫貧,日本勞動市場問題何在?
在職貧窮,一個彷彿與亞洲經濟大國日本搭不上邊的社會問題,就連貧窮都感覺很遙遠。但事實上,日本貧富差距在 90 年代後愈來愈大,除了不一定找到穩定的工作,努力工作也不再保證能夠脫貧。
李衍蒨:骸骨村 —— 濟貧院墳場
在 2008 年,一個維修電燈工程令工人在這位置挖掘,並發現了一定數量的骸骨。其後,在 2012 年亦因為要維護污水渠的關係,在接近大學南邊入口發現更多的骸骨。這 372 名死者死於約 100 年前,當時葬於一個無名塚,即現今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的南邊校舍。
21 世紀英國的艱難時世
這筆福利金從申請開始至領取到手,需時 5 個星期,最長的延誤達 12 個星期。工黨議員 Frank Field 指出,由於這次大延誤,他選區內的選民不得不賣淫過活。
印度走進世界藥房之路
幾經修訂之下,新法案依然保留了 1970 年專利法的一大特色,即由前總理英迪拉甘地倡議的強制許可制度,在特定前提之下,印度政府可強制授權予第三方,即使未經專利持有者的同意,也可以生產、銷售、入口相關產品。
全球貧富兩極化,但有路可退?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最近與全球過百名研究人員,分析過去數十年間全球 40 多個國家經濟數據,包括歐美、中國、俄羅斯、中東等,整理得出貧富兩極化的全球趨勢,成果結集成新書「世界不平等報告 2018」。報告指,雖然經濟不平等是在所難免,但任由貧富懸殊惡化,將會導致社會及政治不穩,務必以政策緩和。
貧窮教育
“The easiest way for your children to learn about money is for you not to have any.”
– Katharine Whitehorn, British columnist
讓你的小孩學習認識金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沒有任何金錢。
— 凱薩琳.懷特洪恩(英國專欄作家)
三藩市遍地「黃金」的原因
三藩市街角發現一個重 20 磅裝滿糞便的膠袋,荒謬之事道盡了大城市華麗背後的齷齪。
鄭立:極道美食王 —— 貧乏產生慾望,慾望令人幸福
一個幸福的人生,並不是一開始甚麼都有,相反,最幸福的人生,是一開始甚麼都沒有,在貧乏中對所有東西都有慾望,而在生命當中一個個爭取,突破困難,最終也全部變得滿足。這樣看的話,贏在起跑線,一開始就有車子房子的小孩,反而對於他擁有的東西毫無感覺。不如等他有了渴求,再協助他,讓他憑籍自己的手,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的能帶來快樂。甚至這也不僅是個人的人生,去到自尊、民主、自由、正義,也是沒有分別。任何你太輕易得到的東西,人類都會感到麻木,而不會珍惜,用這去解釋我們很多社會現象,看來也說得通了。
樂施會:在旱地與高地 —— 小農求生記
許多小農辛勞栽種,礙於氣候變化和供應鏈層層剝削等問題,卻長期在朝不保夕的漩渦中掙扎,無法脫貧。據世界銀行 2016 年的統計,在全球 8 億極端貧窮人口中,便有 8 成居住在農村地區,以糧食生產為生,當中 95% 居住在南亞、東亞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即是說,為我們提供糧食的人,卻是最貧窮的人群,甚至要每晚餓著入睡,公平嗎?
護瞳行動:失明會拖慢兒童追趕夢想嗎?
失明不一定令人失去夢想。世上有許多成功人士都無法視物。但肯定的是,失明兒童要追逐夢想,得比一般人付上更大的力氣。許多護瞳行動服務國家的小孩子,不過因為出生後沒有受到適當的照顧而不幸失明,差點與人生種種可能擦肩而過。
樂施會:初見玉樹
在高原拍攝,除了擔心高原反應,天氣是最大的挑戰。明明陽光普照,漫天飛雲,突然狂風驟雨紛至沓來,豆大的雨點夾雜著細雪,氣溫即時急降到攝氏零度或以下,我們只能急忙走入牧民的帳篷躲避。我們一身狼狽,牧民從容不迫,笑意盈盈的用他們最珍貴的酥油茶招待我們。身處如此嚴酷的生活環境,每天和大自然搏鬥,仍樂天知命,牧民的堅毅和韌力,令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