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自俄烏戰爭以來,其 6 個主要黑海港口被迫封鎖,需尋求新路線以出口去年和今年估計達 8,000 萬噸的小麥出產,否則將可能因儲存和運輸不足,令數百萬人陷入飢荒危機。然而,船舶經紀人和代理人協會聯盟(FONASBA)的執行副總裁 Botond Szalma 表示,由黑海、多瑙河,以及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東歐地區的多條物流鏈,正處於瓶頸。
物流
|共26篇|
美國發明的貨櫃箱,如何改變尖沙咀面貌?
談到海運大廈,大家只會想到購物商場,但曾幾何時,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海上貨運中心,尖沙咀與維多利亞港沿岸同樣佈滿貨倉和碼頭,無數咕哩在其中賣力,支撐著香港航運貿易。這幅原本象徵經濟繁榮的風景,在 50 年前突然消逝,尖沙咀不再是「海運中心」,維港沿岸的貨倉碼頭相繼倒閉。整個市區面貌的劇變,可以從一個美國人發明的貨櫃箱說起。
張樂芹:「外防輸入」易破功 社區抗疫更重要
第五波疫情迫在眉睫,「疫苗氣泡」措施或許無可避免。打完針才能進入食肆或公眾場所,雖然對許多老人家來說難以接受,但疫苗可能的確是社會最重要的抗疫屏障。
2022 年第一件國際大事:英歐新關口安排?
2022 年快將來臨,世界又不知道會迎來怎麼樣的新景象,英國和歐盟的經貿關係亦迎來新變化。2016 年英國公投脫歐,2020 年 1 月正式退出,2021 年 1 月,「英歐自貿協定」又正式生效,讓英國留在歐盟的關稅同盟及共同市場。不過,很多脫歐後程序仍未完全落實。在 2022 年 1 月 1 日,英國和歐盟就會恢復全面的關口管制。
全球供應鏈危機:聖誕禮物能否如期送上?
聖誕節是全球各個基督宗教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但發展至今已不只關乎宗教,亦是人們普天同慶、歡度年尾的時刻。對於資本家而言,聖誕節更是每年一度的大商機,零售商會推出各式各樣限時優惠,鼓勵民眾消費送禮。不過今年疫情陰霾籠罩聖誕,全球供應鏈面臨危機,連訂購的聖誕禮物可否如期送到,都成問題。
成為亞馬遜倉庫的代價:癌症
疫情下網購量本已極增,Black Friday 及 Cyber Monday 大減價也促進消費,接下來又要準備迎接聖誕佳節,無止境的購物欲令網上購物公司貨倉應接不暇,更令貨倉所在的社區備受各種污染困擾。根據物流顧問公司 MWPVL 的亞馬遜設施消費者報告數據庫,位於洛杉磯以東的內陸帝國地區(Inland Empire)擁有美國第三大亞馬遜倉庫,亦是大型電子商務中心,但居民的健康正因區域出現大量貨倉而受到威脅。
陶傑:貨車司機引發的全球蝴蝶效應
英國貨車司機短缺,蝴蝶效應,引起全球化連接的隱憂,不但與歐洲有關,也牽引到香港和中國。
綠船來了,船運業如何減少碳排放?
據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資料,船運業平均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約 2.4%。丹麥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正在為航運業去碳化邁出新一步,訂購 8 艘新船,每艘船可以裝載 1.6 萬個貨櫃,既可以使用傳統的燃油,也可以使用碳中性甲醇(又稱綠色甲醇)。這是馬士基事隔 6 年再次下新訂單,它們將取代部分舊船的載運力。
疫下虧損 4 億歐元,反激出 Zara 戰略轉型關鍵年
2020 年的疫情衝擊造成 Zara 實體零售單季虧損 4 億歐元後,Zara 網絡銷售佔總營收比率躍升至 32%,原因是在更多傳統物流外,該集團還利用其全球門市的後台,為網絡訂購的 12 億歐元服裝進行包裝和出貨。這要歸功 Zara 母公司、西班牙時裝集團 Inditex 近年來致力開發的全新物流科技。
「商場殺手」爆買商場,亞馬遜在打甚麼主意?
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連續 4 年成為全球首富,有賴這間電商巨擘疫下再創業績兼股價高峰。反觀美國不少大型購物中心,則因為網購盛行及封鎖令而極為冷清,只能垂死掙扎甚至倒閉收場。但過去數月,它們開始「死以復生」,靠的卻是這位「商場殺手」亞馬遜 —— 它爆買各地廢棄商場,再改建為物流中心,甚至可能改變整個社區。
【圖解】拯救隊如何幫長榮貨輪脫困?
長榮貨輪堵塞蘇彝士運河的事件落幕,小挖土機營救巨輪的經典畫面,成就多幅瘋傳世界的 Meme 圖。事實上,負責營救的遠遠不只小型挖土機,究竟幕後還有甚麼工程人員和巨型機械擔此重任?誰要為此巨額開支和損失賠償?又為何會招致漫長的法律訴訟?
疫情中突起的股市黑馬,日本小物流商成亞馬遜核心夥伴(下)
在疫情下搭上電商浪潮,成為亞馬遜合作夥伴,因而股價暴漲的日本小物流商丸和運輸,社長和佐見勝為了進軍送貨上門領域,很早就開始強化與協力公司之間的網絡。
疫情中突起的股市黑馬,日本小物流商成亞馬遜核心夥伴(上)
為何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會在強權充斥的日本物流業界中,選中一家只在業界營收排名約 20 的中型企業,並將其定為首都圈的配送夥伴?
武肺疫苗帶動冷藏技術投資熱?
全球引頸以待的武漢病毒疫苗陸續面世,但輝瑞疫苗要以攝氏 -70 度極低溫保存,比南極還要冰冷,其他疫苗亦要不同程度的冷藏儲存,結果造就醫藥冷藏運輸產業備受矚目,成為現今華爾街最灸手可熱的投資項目。
抗疫物流學:如何把疫苗傳遍世界
今年 12 月 8 日是人類醫學史重要的一天,英國一名 90 歲的婆婆基南(Margaret Keenan)接種了輝瑞疫苗,標誌著全球武肺疫苗接種計劃的開始。加拿大和美國都先後批准使用輝瑞疫苗,預料牛津和莫德納研發的疫苗也會在不久的將來獲准面世。疫苗面世了,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處理 —— 究竟如何把疫苗傳遍世界?
為南韓送貨員,送上死亡速遞
在武肺大流行期間,南韓送貨人員要應付龐大的網上訂單,包裹堆積,壓力也隨之增加,接連出現過勞死個案,其他司機都擔心下一個死者會是自己。
「運空氣不如運貨品」日本二手車商轉型成跨境網店
Uber 靠著私家車出租的閒置生產能力,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車公司。在日本,一家二手車商也找出了創新之道,不過他的仿效對象,是全球電商霸主亞馬遜。
送貨不需要司機,但少不了律師
Estrada 必須說服聯邦政府接受此一新型的「駕駛系統」—— 這種自動駕駛貨車理論上不需要軚盤、座位、安全帶、雨水刷或倒後鏡。Nuro 目前正在為新車申請豁免車輛安全條例。
從無人機到貨車都能共享,亞馬遜搭建全球實體互聯網
電子商務的貨物量持續增加,即使在幅員遼闊的美國,次日配送與指定配送時間等服務也日趨普及。為了靈活因應買方更快速、時間更精確的到貨需求,送貨移動距離愈短愈好,可見今後應該也得用網格(Mesh)的方式來看待網絡。
行動運輸服務的新戰場,從陸地打到天空
自從 Google 推出 Maps 服務之後,幾乎隻手改變了整個行動運輸產業。儘管作為全球龍頭霸主,Google 強龍終究無法壓過地頭蛇,地圖服務還是需要依靠當地業者的第一手資料,也讓全球掀起一場 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