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芹:「外防輸入」易破功 社區抗疫更重要

A+A-
圖片來源:Chan Long He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疫情至今爆發兩年,自從 2020 年底由跳舞群組引發第四波疫情後,2021 年初香港疫情趨於穩定,大部分確診均為輸入個案,但睽違約一年,最近竟再次出現第五波變種病毒 Omicron 爆發徵兆。港府立即兩度收緊貨機機組人員的檢疫要求,國泰航空因而宣佈停飛所有貨機航班 7 天,此舉必然對本港物流鏈造成巨大影響,可預期進口物價將進一步飆升,或嚴重影響市民生活。

世界各國確診數字沒有因疫情踏入接近第三個年頭而減少。美英及歐洲多國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都打破紀錄,連內地包括西安寧波等多個城市亦被 Delta 變異株攻陷,而香港則因出現免檢疫機組人員違規外出造訪餐廳後,證實確診而錄得 Omicron 社區個案。香港政府收緊機組人員隔離規定,貨機機組人員入境香港的頭 3 天由「家居醫學監察」變為「酒店隔離檢疫」,及後再由 3 天改為 7 天,離開酒店後仍要接受多次定期核酸檢測。

這個措施,很可能對香港日常生活物品價格掀起千重巨浪。由於貨機機組人員隔離檢疫日期延長到至少 7 天,航空公司需要確保有足夠檢疫酒店名額,亦需招募員工「閉環工作」(即從隔離酒店房間直接前往飛機,飛行,然後直接回到酒店房間直至再次離開),需時一星期處理,國泰因而宣佈即時暫停所有長途貨運航班。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指出,現時貨運有很大需求,海運船位難求,國泰停運將影響非常嚴重,貨運成本將增加 30% 至 40%,而藥品、醫療用品、電子產品及貴價食材龍蝦等甚至有機會出現短缺。物流鏈斷裂,成本的增幅預料轉嫁香港市民,政府冷眼看市民「捱貴貨」。

違規空少現時已被解僱,此經驗亦同時揭示,香港作為世界航道樞紐,「外防輸入」難百分百周全,難免有百密一疏的情況,只要有個別缺德者無視隔離規例,又或者有變種病毒潛伏人體多天難被偵測,都有機會令「外防輸入」措施「破功」。是否是時候檢視社區的「抗疫力」呢?譬如九龍塘又一城望月樓群組持續擴大,專家指甚有機會由空氣傳播所致。政府去年刊憲,要求餐飲處將食肆座位間鮮風輸送量,提升至達每小時換氣 6 次,而 Omicron 變種病毒傳播力強,食環署應否考慮調整指引,加強食肆及商場的空氣淨化規格,從而進一步保障員工、顧客及公眾的健康呢?

另一方面,第五波疫情迫在眉睫,「疫苗氣泡」措施或許無可避免。打完針才能進入食肆或公眾場所,雖然對許多老人家來說難以接受,但疫苗可能的確是社會最重要的抗疫屏障。港大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分析,以歐美現時爆發 Omicron 疫情的速度,未來兩個月可能達到「群體免疫」,加上春天回暖,個案數字或會斷崖式下降,疫情屆時就有望完結。香港如果能趕上這班「免疫車」,才能真正令社會回復正常,包括重啟旅遊行業,放寬飲食業限制,香港與內地持續順暢通關,市民不必再「捱貴貨」。

新冠疫情始終要邁向完結,社會要逐步開放,香港政府需要在經濟與抗疫中取得平衡,希望新一年我們都能夠成功抗疫!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社創發展策略顧問,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專門研究非牟利組織的發展。曾走訪全球30多個國家、地區尋找社會創新的故事,並為多個社會項目的慈善組織的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