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拯救隊如何幫長榮貨輪脫困?

A+A-
埃及運河管理局拖船,在 3 月 29 日成功拖走擱淺長榮貨輪。 圖片來源:路透社

長榮貨輪堵塞蘇彝士運河的事件落幕,小挖土機營救巨輪的經典畫面,成就多幅瘋傳世界的 Meme 圖。事實上,負責營救的遠遠不只小型挖土機,究竟幕後還有甚麼工程人員和巨型機械擔此重任?誰要為此巨額開支和損失賠償?又為何會招致漫長的法律訴訟?

長榮貨輪「長賜號」全長 400 米,相當於紐約帝國大廈高度,但運河僅闊約 280 米左右。小挖土機因此派上用場,負責挖走堆積船艏兩旁的泥沙,同時盡量拓闊河道,增加貨輪轉向空間,而餘下的營救工作都要在河上進行。

參與營救的兩艘巨型挖泥船,為蘇彝士運河管理局所有,分別名為 10th of Ramadan 和 Mashhour,後者是世界最大型兼最強力的絞吸式挖泥船。其船底的機械臂會先挖掘淤泥,再透過液壓泵把泥沙抽走,經管道排走,共清理泥沙 3 萬立方米,足以填滿 12 個標準奧運游泳池,此步驟可加深河床深度,增加貨輪浮起的機會。美國坎貝爾大學海事歷史學家 Sal Mercogliano 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解釋,挖泥船常見於蘇彝士運河,負責定期挖深河道,以確保運河暢行無阻。

由於貨輪在擱淺後受損,有傳船頭兩個隔艙入水,難免增加船身負重。貨輪管理公司 Bernhard Schulte 因此派出強力抽水機,負責清走隔艙內的海水,以確保貨船重新浮起。

另一個備受輕視的功臣,是平常協助貨輪泊岸的拖船,參與今次營救行動的拖船就有 14 艘。它們能夠利用船纜拖動船隻,又可以靠推力協助船隻轉向,是幫助長賜號在 3 月 29 日脫困的最後步驟。長賜號之類的大型貨輪,早在設計上加固船體,以便拖船推動航行。

揭開漫長法律訴訟的序幕

「長榮之亂」歷時一星期,卻撼動了全球航運業穩定,滯留貨輪每日損失相當於 750 億港元(70 億英鎊),運河每日損失近 1.2 億港元 (1,090 萬英鎊)。究竟誰要為此付賬,未來數年將困擾多家保險公司和調查人員。

貨輪管理層多次強調,意外由強風導致,初步調查排除機件或引擎故障。有觀察人員亦指出,貨輪裝有大量貨櫃,在強風下產生「風帆效應」,以致貨輪偏離航道。但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運河管理局方面亦透露,不排除事件由「人為疏忽」導致。

這些迥異的結論,關乎到賠償責任問題。Mercogliano 解釋,如果是機件或人為疏忽造成,長榮集團和貨輪管理公司幾乎要負全責;如果是強風導致,船長便可能要為專業判斷失準負責。與此同時,運河管理局聲明強調,除非證明事故為意外,否則該船要負全部責任。

搞清楚誰要負責的同時,賠償項目同樣複雜。南安普敦大學海事法研究所教授 James Davey 向英國「衛報」解釋,索賠訴訟涉及五大範疇:船隻損壞、貨物損壞、營救貨輪成本、運河管理局經濟損失、以及其他船隻延誤的損失。其中營救貨輪開支估計相當高昂,相信要由貨輪及貨物承保公司分攤。

律師事務所 Clyde & Co 又估算,長賜號損壞涉 8.6 億港元(約 1.1 億美元),貨物損失則涉及 39 億港元(5 億美元)。由於船上有 2 萬個貨櫃,每個都可能牽涉 8 至 9 個不同持份者,勢必釀成經年的法律訴訟案。加上 300 艘延誤貨船約 750 億港元貨物,難怪惠譽國際形容,這將會是全球保險業界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