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韓流」橫掃東亞之時,一股「土流」正席捲中東,造就土耳其電視節目外銷量穩佔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高成本製作的長篇歷史劇「帝國崛起:埃爾圖魯爾」,更被譽為伊斯蘭版「權力遊戲」,近年在伊斯蘭世界掀起熱潮,內容卻被指承載土耳其重建霸業的野心,遭遇部分阿拉伯國家禁播抵制。
軟實力
|共12篇|
中國直接操控了哪些國際組織?
在今次武漢肺炎危機中,世界衛生組織的表現強差人意,反應遲緩,而且譚德塞一面倒親中的態度,更被網民戲謔世衛應改稱「中國衛生組織」。現時聯合國共有 15 個專門機構,最出名是世衛、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尚且不計算譚德塞一類的中國老朋友,中國代表已經直接進佔了當中 4 個專門機構的主席之位。
「戰疫」時刻,解放軍在哪兒?
身為人民子弟兵,為人民服務的中國解放軍,理應出現在「戰疫」最前線。但武漢肺炎期間,解放軍在哪裡?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廳成員 Elizabeth Phu,與智庫新美國基金會南亞資深研究員 Anish Goel 認為,解放軍在疫情期間不見蹤影,反映對許多國家而言,不能再指望中國的人道救援承諾。
Gloria Chung:從李子柒說文宣策略
與其用黨思維攻擊李子柒,不如反思田園生活的可能性。在工業化之前,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很好,想吃甚麼就自己種,不用幾千里買過來,沒有保鮮紙就用紗布,自家後院也能創造些甚麼。在世界紛亂,山火延綿的日子,人類,反省吧!
體育與政治 —— 禁賽如何打擊俄羅斯?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本月宣佈,禁止俄羅斯未來 4 年,參與所有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對部分沒有涉及禁藥的俄國運動員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然而,體育的影響力遠不限於體育範疇,據 WADA 法規審查委員會負責人 Jonathan Taylor 的說法,是次禁令同時亦對俄羅斯造成打擊。
外國勢力論:防禦性軟實力
6 月 9 日以來,有 3 場百萬人規模的遊行,整場運動規模之大,贏得不少國際政客的同情和關注,同時也觸動中央政府的神經。中央把整場運動定性為外國勢力策動的顏色革命,其實整個「外國勢力論」,可以從國際關係的軟實力理論框架理解。
澳洲人對中國信任暴跌,說明了甚麼?
香港反送中風波爆發後,最新民調顯示,澳洲人對中國信任暴跌至只有 32%,為有紀錄以來新低。縱然中國積極發展軟實力,巨額投資電影製作、在各地廣設孔子學院,但為何始終無法扭轉外國價值取向,甚至贏得國際社會信任?
廖康宇:簡評港府文化政策缺失
時至今日,香港流行文化無可否認已不復當年之勇。究竟香港文化發展於 90 年代後出了甚麼問題?
中國夢:錢能買來軟實力?
在紐約時代廣場,大賣簡體字廣告,鮮紅的背景,大刺刺的黃字,彷如在高貴的西餐廳上捧出一碟「蕃茄炒蛋」。還有誰能做出如此厚顏的事?中國人稱之為輸出軟實力。但用錢真的能買來軟實力嗎?日前政經雜誌「經濟學人」以「Buying love」為題,深入報道中國期望以錢買來世界的喜愛,指出中國由政府來推動軟實力的做法正面對許多障礙。
更難搞的其實是海洋公園
迪士尼要擴建,大家順勢又將海洋公園及迪士尼放上枱面比較,一件土產,一件舶來,今時今日,大家當然站在有感情的自家製一方。不過,話說回頭,如果從尊重自然的角度出發,海洋公園將要面對的經營難題,遠大於只是欠錢的迪士尼。
中國出口文學:揚威到非洲了?
對於中國和非洲關係,傳媒多聚焦於兩地貿易、經濟投資及援助等方面,金錢輸送背後,中國在「文化出口」上同樣不遺餘力,倫敦國王學院比較文學及英語系的教學研究員 Catherine Gilbert 最近發表的文章,就描述了中國如何在非洲推廣中國文化,期望以中國文化堵截西方國家的文化壟斷,在文化領域成為超級大國,而中國文學翻譯就在其中身負重任。
陶傑:在紐約時報廣場「發現」強國
今年暑假去紐約,黃昏時走過時報廣場,看見所謂強國崛起的自豪和底氣,因為中國的「大外宣」,聲稱動用巨大財力,向美國輸出「中國軟實力」,向西方「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