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無接種疫苗者,是前所未有的制度歧視?

A+A-
圖片來源: Alexi Rosenfeld/Getty Images

過去近三年,有些國家和地區以抗疫為名,以各種手段驅使民眾接種疫苗,無接種疫苗者失去就業、就學,以及出入部分場所的自由,連餐廳也不能光顧。國際社會開始復常後,愈來愈多人關注對無接種疫苗者的權益,有政客甚至形容,這種針對單一組群的制度歧視是前所未有。

今年 1 月,意大利政府大幅擴展強制疫苗令至所有 50 歲以上人士,目的是減輕死亡數字和公共醫療負擔。當時,沒有接種疫苗者不能登上公共交通工具,也可能要面對停薪留職,對生計做成沉重打擊,令人權組織關注強制疫苗令對人權的踐踏。國際特赦組織敦促意大利政府的政策要與公共衛生目的合乎相稱性,並且要提供替代選項。在疫情下,政府依然要確保所有人的基本權益,包括教育權、工作權,以及醫療權等。

到 10 月份,這種為無接種疫苗者平反的聲音愈來愈熾熱。加拿大亞伯達省省長 Danielle Smith 在就職記者會中提到,無接種疫苗者是她這輩子見過最被歧視針對的群體,這班人被解僱、不能觀看子女打冰球、不能探望在療養院和醫院的摯親、不能上飛機到別的地方探望親友,甚至不能越過邊境。她表明新政府不會建立一個基於醫療選擇的區隔社會(segregated society),而是要致力保障所有人的自由和權益。

Smith 的講話當然也受到不少人抨擊,有人認為她漠視了加拿大過去的性別、種族和身體特徵造成的制度不公。立場左傾的加拿大新民主黨其中一位領袖 Jennifer Howard 表示,她看不到無接種疫苗者不能與摯愛結婚、不可以用自己名字購買自身物業,又或者失去投票權,甚至沒有乾淨食水。亞伯達大學法學教授 Tim Caulfield 也反駁指,大部分無接種疫苗者是漠視公共衛生專家的意見,自己選擇不接種,而膚色、性別則是不可改變的。

這場有關無接種疫苗者的權益議題,已經由媒體論戰擴展到司法戰場。去年 8 月,一位悉尼教師因為沒有遵循新南威爾士政府的強制疫苗令而遭受解僱,因而受到嚴重的精神困擾,心理專家判定她的心理創傷很大程度源於就業問題。該名教師於是向新南威爾士政府要求索償,最終在今年 11 月獲判勝訴,政府要每週支付 1,378 澳元賠款,如果該教師繼續不能工作,政府就要賠償到 67 歲的退休年齡。

根據「衛報」資料,在疫苗強制令期間,有 295 名教職員因不依從命令而遭解僱,695 人被終止合約,504 人被「區隔」(separated)。該教師的代表律師形容案件是一個重要先例,他同時有另外兩宗相關案件正在法庭排期。此外,再有至少 47 名教師已經聯絡他,正等候 3 宗案件的判決。

而在今年 10 月,美國紐約州法院勒令紐約市政府要重新聘用因疫苗令被解僱的清潔工人,而且要補回他們失去的薪金。最新一宗相關案件則是一名美國海軍僱員,挑戰拜登對聯邦政府僱員的強制疫苗令,案件仍在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