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讓世界見證核武的威力;後來的切爾諾貝爾和福島核災難,也證明了核幅射會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一直以來世界各地都有反核運動,但直到今年之前,很多人都會覺得核戰是遙不可及的事。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切變得不再一樣,反核議題或者會成為未來國際社會的優先事項。
冷戰期間,美蘇進行軍備競賽,囤積核武器以威嚇對方,1985 年全球核彈頭數目一度高達 7 萬枚。不過,隨著冷戰步向結束,經過一連串的核裁軍協議,包括 1987 年「中程導彈條約」和 1991 年「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全球核武規模已經大減。不過直到 2022 年初,全球仍有 9 個擁核大國,分別是俄羅斯、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和北韓,一共擁有 12,700 枚核彈頭,當中以俄羅斯和美國最多,分別持有 5,977 和 5,428 枚。
隨著俄烏局勢更加緊張,9 月 26 日聯合國舉行特別大會商討核裁軍事宜。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再次強烈呼籲各國廢除核武,他表示離柏林圍牆倒下已經數十年,我們仍然聽到有國家作核威嚇。他重申:「核威嚇的年代一定要結束。如果有人認為有國家可以發動、勝出核戰,那都是精神錯亂。動用核武只會引發世界末日。如果不能消除核武,就不可能有和平。」8 月底,在俄羅斯反對下,「核不擴散條約」檢討會議未能達成共識。
日本是世上唯一一個受過核武侵襲的國家,1945 年原爆奪去了 20 萬人的性命;該國也是比較積極推動無核化的大國。首相岸田文雄出席聯合國特別大會時,促請各國齊心建立一個「沒有核武的世界」。他表示:「如果像俄羅斯一樣,以核武器作威嚇,已經是對國際社會和平與安全的重大威脅。這完全不能接受,更別說直接動用核武。」日本將會主辦來年的 G7 峰會,岸田文雄特意選擇曾經歷原爆的廣島為主辦城市,顯示日本推動裁核的決心。
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岩間陽子認為,今年是 21 世紀的分水嶺,俄羅斯嘗試融入自由國際秩序,最後以災難收場。當美國總統拜登展開亞洲之旅時,中國卻與俄羅斯進行聯合軍演。她形容自從冷戰結束後,核裁軍從未像今天般遙遠,俄羅斯的核威嚇是對全球秩序及其背後價值的根本衝擊。她呼籲核武大國要意識到自身責任和義務,減少對核武的依賴;當中俄強調自己核武大國地位的同時,自由世界不必跟隨。
岩間陽子放眼來年的廣島 G7 峰會,認為是自由世界重啟對話的機會,各國要思考如何在裁核之餘,能確保國家安全。她認為北約和印太夥伴可以加強合作,同時不要放棄與中俄談判;兩國未必會積極回應自由世界的要求,但冷戰期間美蘇之所以能達成「中程導彈條約」,某程度上是因為有北約雙軌並行,鞏固實力之餘,並未放棄接觸蘇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