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鐘錶勢成夕陽工業?

A+A-
態度積極的 Jean-Claude Biver。 圖片來源:路透社

曾幾何時,一隻體面的名錶,是打工仔初出茅廬、結婚等人生重要時刻,首選以誌紀念的厚禮;不過今天這種慶祝方式,就不會出現在年輕人的選擇之列。68 歲的 LVMH 集團瑞士鐘錶部門總裁 Jean-Claude Biver,見證新一代與鐘錶業漸行漸遠:「現今時間無處不在,憑甚麼要這些孩子花錢買錶看時間?」

作為 LVMH 鐘錶部的領軍人物,盡快找出這個關鍵答案是 Biver 與整個瑞士鐘錶業的使命。鐘錶業腹背受敵,不單要思考如何說服年輕消費者重新體會機械錶的意義,值得為之付出足夠買車的鉅款,同時亦要應付 Apple Watch 等智能手錶帶來的市場轉變。

另一方面,2015 年大幅下滑的銷售數據,暴露了瑞士鐘錶業過分依賴亞洲市場造成的隱憂。近 20 年一直扮演瑞士鐘錶業績重要支柱的中國消費者突然手緊,叫業界措手不及,2014 至 2016 年間,瑞士鐘錶全球出口總額應聲下跌 13%,去年才微升 2.7%,中國客的流失對總體業績影響之大,反映原來他們與西方消費者已疏遠如斯。

因為業績下滑,業界被迫裁員、回購滯銷品、拆件回爐重造。瑞士高級腕錶品牌 Girard-Perregaux 總裁 Antonio Calce 形容:「那不只是一場危機,我們必須重新反省現時的商業模式。」

犧牲傳統形象 打開年輕人市場

Biver 展示 Zenith El Primero 系列手錶。 圖片來源:路透社

奇怪的是,LVMH 在 Biver 的坐鎮下,安然度過了 3 年的鐘錶業衰退潮,旗下兩個主要鐘錶品牌 TAG Heuer 與 Hublot 的業績逆市創新高,LVMH 鐘錶及珠寶部去年共錄得 38 億歐元(約 370 億港元)銷售額,按年上升一成,即使在營商環境最艱難的 2016 年仍錄得 5% 升幅。

儘管 Biver 自言青年文化有時令他大惑不解,但在針對年輕人吸金方面確有一套。幾年來他先後邀請 Jay-Z 和不同街頭藝術家設計錶款,聘用廿歲出頭的模特兒塑造年輕的品牌形象,又一改形象在電腦遊戲等虛擬世界刊登廣告,並開發瑞士鐘錶界首款智能手錶,極盡所能開拓年輕市場。

這一系列營銷手段無疑有違鐘錶工業的傳統,Biver 將之比作羅馬教廷 1960 年代的改革,當時教廷開始容許使用地方語言而非拉丁文舉行彌撒,迎來教會現代化:「你若執意跟聽不懂的人說拉丁文,就別怪他們有朝一日不再捧場。」

向科技巨頭取經 抗衡 Apple 擴展

2014 年 Apple 宣佈推出集多功能於一身的新智能手錶 Apple Watch,定價低至 400 美元(約 3,100 港元),叫 Biver 暗暗心驚 —— 旗下只會報時的錶款,最便宜也要 1,000 美元(約 7,800 港元)起跳,在年輕人市場自然無法匹敵。

看清形勢,Biver 下令 TAG Heuer 開發自家智能手錶。他招攬程式設計師和電子工程師,就手錶軟件及硬件與世界科技巨頭交涉,最終採用 Android 為作業系統,搭載 Intel 技術,由於倚賴非瑞士製供應商比例過重,失去「瑞士製造」光環,但總算是力保不失的變招。去年 TAG Heuer 再度推出新款智能手錶,說服 Intel 將有關零件生產線外判予瑞士承包商,「瑞士製造」總算歸位,估計銷量約有 10 萬隻,在 Biver 看來,足夠一振士氣了。

TAG Heuer Connected Modular 智能手錶,消費者從錶帶到錶耳均可自行搭配組裝。 圖片來源:TAG Heuer

只是,變通仍不足以勾起年輕人機械錶的興趣,TAG Heuer 推出智能手錶後,宣佈惠顧客人可憑用舊了的智能手錶更換品牌價值 1,500 美元(約 11,700 港元)以下的機械錶,只是計劃推出後乏人問津,少於 10% 消費者響應,Biver 如意盤算落空:「我得承認原本期望有更大的反響。」

饒是如此,LVMH 暫時的成功已吸引不少同行效法。有的開始起用年輕名人擔任品牌大使,如 Swatch 銳意設計一款真正瑞士出品的智能手錶,使用自家作業系統和技術,獨立於由科技巨頭操控的供應鏈,延續瑞士鐘錶業一貫自給自足的傳奇,總裁 Nick Hayek 不甘追逐巨頭科技:「何必特意複製一件功能和智能手機一樣的東西呢。」

前所未有的挑戰

瑞士鐘錶業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Biver 初入行時,適逢石英鐘錶技術崛起,日本鐘錶製造商如精工出品的電子鐘錶,報時準確而且價錢親民,在全球遍地開花,衝擊瑞士鐘錶業中低價位市場,其時業界只能主打匠人高檔路線力挽狂瀾。然而石英錶以後,是推陳出新、足以取代功能單一的手錶的智能手機,Biver 形容:「這是第一次,我們有了不買錶的年輕人。」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長遠而言,關鍵還看新一代消費者的態度。然而 Hayek 很清楚:「大部分美國消費者看不出機械錶和石英錶之間的分別。」2017 年,青年市場營銷公司 YPulse 的調查顯示,34 歲以下的美國人中,只有不足三成人擁有傳統手錶,僅 3 % 人來年計劃購買。年輕人難以理解機械錶的美,但 Biver 態度積極,現時正與 HBO 洽談以電視劇集「權力遊戲」為主題設計新錶,最近更開始玩起 Instagram,上載與品牌大使們的合照,目前已有逾 13 萬人追蹤:「我怎麼可能理解 Y 世代?不可能的,我已經 68 歲了,我不可能理解。但我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