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科學記者 Brian Resnick 兩年前遨遊大峽谷,途中怕自己記性差,以後記不起當時所見的壯麗景色,因而拍了 400 張相片代為記錄,也是人之常情。不誇張,如今手機相片庫作用的確儼如大腦外置記憶。不過最近一個新研究發現,旅行少影相,才是讓遊玩記憶長存之道。
我們都知道科技便利容易使大腦,包括記憶,產生惰性。資訊泛濫使人善忘,濫用導航軟件令人倒退成路痴。最近科學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刊登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史丹佛大學等學院的學者研究,他們邀請近 400 人參與實驗,發現旅遊影相會分散注意力,使人抽離當下,最終削弱回憶。不單拍照影響記憶,另有實驗指,太常分享相片,更會改變當事人的記憶視點,剝離親身感受。
影相如何擾亂記憶過程?
大腦形成長期記憶的首要元素,是專注力。倘若當下無法集中精神,大腦便無法儲存自身對當下環境的感知,遑論轉化成短期甚或長期記憶。
在第一個實驗中,受驗者被分成兩組,分別前往史丹福紀念教堂(Stanford Memorial Church)參觀。史丹福紀念教堂建於美國文藝復興時期,不論建築設計的細節、壁畫、彩色玻璃都異常雄偉華麗,需要遊客細看欣賞,而這正正是這批受驗者的主要任務。他們被分成「影相組」和「不影相組」,按照要求,仔細觀看教堂佈置設計,例如教堂的十字形建築設計,和大門處的天使銅像。一星期後,所有受驗者被召回接受突擊測驗,根據問題題目形容當天在教堂內所見的細節。結果「影相組」 答題正確率明顯低於「不影相組」,研究作者之一 Emma Templeton 指:「光是有拍照與否,就足夠降低記憶測試的分數。」而箇中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拍照時無可避免的分心,阻礙記憶形成。
「認知卸載」:影相,放棄記憶
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前述記者 Resnick 旅遊拍照的心態 —— 讓相機幫你留住當下風景,過分依賴,變相放棄記憶,又稱「認知卸載」(cognitive offloading)。2011 年「科學」期刊曾刊登一篇著名研究,指出當受驗者獲悉電腦會代為儲存特定資料時,他們對這些資料的記憶便會相應降低。當中原理其實無異於旅行影相,影得多,忘得多。
2015 年加拿大窩打老大學心理學學者發表論文「口袋裡的大腦」,文中直指平日迴避複雜、深入分析的思維方式的人,多半需倚賴智能手機查找資料。驟看似抨擊智能手機腐化大腦,不過主要作者 Nathaniel Barr 看法其實恰好相反:「我們傾向將這現象往好的方面詮釋:智能手機促進了認知能力較低者的大腦能力。」是的,智能手機充當了我們認知捷徑,幫我們記錄根本無需逐一牢記的電話號碼,讓我們安心卸載不必要的記憶。
但當智能手機的角色到了「留影以便留下記憶」的地步,新問題隨之而來:我們究竟要將記憶卸載到甚麼程度?
分享相片也會篡改記憶?
有了智能手機,照片拍多了,自然在社交媒體分享更多照片,不過,此舉同樣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我們的記憶。
紐約大學的認知學家 Alixandra Barasch 解釋:「如果我現在請你回想一張上傳社交媒體的聖誕相,實際上你正用局外人的視覺去回顧自己的親身經歷。」她與同事請來 322 名學生參與實驗,並於早前發表研究結果。她指出為了與人分享照片而拍照的人,不單過程中會因為需保持形象而減低樂趣和投入程度,即影即上傳社交網站,亦會改變記憶視點,形同以第三身觀看自己的生活:「如此,他們從中感受的情緒,就不似第一身活過的人般真摯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