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不景氣的出版業相映成趣,近年「一人出版社」在日本異軍突起,遍地開花。西山雅子新書「一個人大丈夫:微型出版的工作之道」與 10 個經營微型出版社的職人詳談。從大企業的小齒輪到獨自求生的小商販,脫去組織的保護和制肘,做書人在每個「有勇無謀」地建築出來的小格局中,探索工作的意義與理想模式,還有保持作者與作品豐富個性和魅力的方法。
為何只有一人也要創立出版社?「動機是自由的。」
並不是所有人都抱著對出版業的期望和壯志辦出版社的。
豐田剛 2010 年成立「土曜社」,第一本出版的是明治到大正時期的作家大杉榮的復刊本,大杉榮有言:「思想是自由的,但行為也是自由的,更進一步說,動機也是自由的。」而豐田剛當初辦出版社的動機,就不是外人以為的那麼熱血,他曾任職於兩間出版社,都只是當業務員,中途一度轉行理財顧問,重回出版業當起微型出版社的編輯,只因討厭拚死拚活地上班工作,也不想再跑業務。大杉榮生前提倡「自由且愉快的社會」,對此,豐田剛認為「自由」難得,但若說「愉快」工作,似乎不難從出版活動中找到 —— 微型出版社崛起意味的,除了是出版業的改革,也是現代人對工作形態的反思與回應。
「小書房」的安永則子在電視台當了 17 年記者,對出版毫無經驗可言,誕下第一個孩子後不久毅然辭去電視台工作,選擇開辦一人出版社 —— 一個她認為能容許育兒與事業兩不誤的工作新形式。又例如「mille books」的藤原康二,大學唸的是工程物理系,畢業後從事廣告,工餘時參加許多獨立音樂人活動,結識不少朋友。涉足出版的初衷,是為了推廣這些朋友尚未得到廣泛認識的作品。
他們當中部分人了,最初其實都不一定非出版社不可,比起振興出版業之類的宏願,他們另有所求。然而正是這群人帶領的「一人出版社運動」,在蕭條的出版業刮起一個個小風暴。
一個人能夠實現的事
想要去做逾越自身格局的事情是不對的。—— 小書房.安永則子
微型的商業模式,莫說資金用度、影響力和效率及不上大公司,連前進的方向也不如身為員工時來得明確。安永則子形容:「待在組織時,做的工作通常是被指派下來的,出了組織就不是這回事了。沒有別人給你準備任務,自行苦苦思索下一步應該要做甚麼,才是最為難過的。」
不過小格局自然有小的好,至少它能支持大出版社支持不了的作家。先後在 5 間出版社待過 11 年的清田麻衣子,自立門戶創立「里山社」,她知道大出版社需要講究業績,非主流題材等銷量低的作品,企劃書只能退回;即使遇到有潛力引起波動的小眾作品,統一負責營銷的部門亦難以根據作品,針對特定圈子,細緻規劃宣傳到位的行銷活動。而這種細膩的行銷,大概就是一人出版社的長處。藤原康二自言,由於規模小,沒有幾十萬本銷量目標的負擔,無需犧牲那些因為銷量無保證,而不被大出版社放在眼內的作家優點和個性;相反,正因為書本不暢銷,好書得不到應有的欣賞,愈發激起他的不甘與鬥志,造就源源不絕的動力。
一人出版社做事具彈性、能夠拋開的成規和包袱比大出版社多。例如「土曜社」的出版社不做書腰和書衣,放手讓書本身的故事性吸引讀者,而非額外製作會搶去故事鋒頭的宣傳。放棄理所當然的營銷工作,跟隨「賣故事,不賣商品」的文化風潮,把省下來的工夫用來在網上寫更詳盡的書本介紹,推介給相應領域的讀者,而不是妄想把它賣成每個人都想買的暢銷書。又例如「港之人」的出版書,以裝幀精美著稱,更樂意花錢使用活版印刷:「盡一點棉薄之力,免得它最後的微光消失。」社長上野勇治在 311 地震後,為紀念當時「以為天經地義的事,其實並不是理所當然」的體悟,毫無心理掙扎地從此去掉關乎銷量的書腰,警惕自己今後要做內容紮實的書。這些小小的堅持,同樣在大型出版社難以實現。
「高舉美好的理想,是撐不了多久的。」
這是清田麻衣子剛成立「里山社」時,從大型出版社的人聽來的話。這句話無疑是對的,例如資金就是個大難關。不少經營一人出版社的編輯都需要同時兼顧副業,一為維持生計,二為幫補出版社。由於每次出版都是自掏腰包,只能以少印量印刷,每一個決定都需要三思。上野勇治當初因為厭倦從鎌倉的家到東京上班的遙遠路途,才在鎌倉開辦出版社,結果為了籌印刷費,還是需要上東京為別的公司編書賺錢。對出版社而言再版加印是喜事,但藤原康二面對需要墊支的印刷費,加印就成了每次都得天人交戰的艱難決定。
每一個一人出版社的做書人,需要摸索的不單是新的工作方式,還有生存之道,而它們的存亡又與如今搖搖欲墜的出版業相連。獨立出版社「三島社」成立至今 12 年,創辦人三島邦弘形容,日本出版業制度建基於人口持續上升的時代,如今支持地基的土壤鬆動:「想要光靠出版生活,根本是痴人說夢。」該做的不是試圖繼續在這鬆散的土壤求生,而是共同建立「下一個時代的循環體系」,開拓永續的出版社經營方式。這大概也是許多小型出版社一直前行的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