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公司如何決定口味?

A+A-
圖片來源:8th.creator/Shutterstock

1948 年英國零食公司 Walkers 開始生產薯片,1989 年被美國百事公司收購,旗下 Frito-Lay 目前在超過 200 個國家銷售 Lay’s 薯片和 Doritos 墨西哥脆片等產品,更不時因地制宜推出不同口味。例如,泰國有售的一款千層麵口味薯片,在意大利卻並沒上架,後者的口味選擇亦較少。英國「衛報」走訪 Walkers 的萊斯特總部,探討他們如何決定全球的薯片口味。

電腦程式、廚師團隊,加上各地專家的輔助

公司全球風味和調味品總監 Emma Wood,首先會用電腦程式網羅各地餐廳菜單、常用食材及調味料等,以確立口味方向。1970 年代英國只有 4 家泰國餐館,至 2003 年已增至 446 家;該品牌於 2002 年推出泰式甜辣薯片,隨即成為當地最暢銷的口味。而在法國和南歐,薯片通常作為晚餐前的佐酒小食,口味傾向簡單清淡,以免蓋過開胃酒的味道。

該團隊會複製一些深受歡迎的口味,例如 2010 年因應荷蘭人喜愛的蜜糖芥末醬 —— 當地稱之為 Joppiesaus,推出名為 Patatje Joppie 的款式;或與團隊內的廚師共同創作全新口味,例如 2022 年在西班牙推出的木烤紅辣椒味薯片,正是取材自一款地道菜式。該團隊還會與各地廚師合作,重塑各種地方風味。

確立口味和關鍵成分後,便會由「風味化學家」及全球大型調味品公司負責生產。要將一款國菜變成調味粉,需先找出各種材料的「黃金標準」,並根據目標市場作調校。該品牌在 2007 年拓展巴基斯坦市場之前,發現其大部分菜式都會加入相應香料;因此無論是當地銷售的瑞士烤芝士味薯片,或在印度有售的西班牙番茄風味,配方中均蘊含花椒、辣椒油和肉桂等成分。

薯片的口味開發也牽涉地緣政治。另一薯片品牌 Pringles 在比利時設廠 27 年,每年生產量達 10 萬噸,近 3 分之 1 出口到英國。品牌將俄羅斯和烏克蘭視為同一市場,前者為其第二大市場,訂購量足以使其可要求製作「獨家口味」,如蘑菇奶油味及帕馬森芝士黑胡椒味薯片均為俄國獨有。俄烏戰爭後,該品牌將俄、烏市場分開,並切斷俄國供應。

那麼,口味實際上有甚麼不同?

在歐洲,Pringles 提供了 34 種口味,但並非每個歐洲國家都「一視同仁」。蝦仁沙津味只在英國和愛爾蘭暢銷;煙肉味在比利時、荷蘭,以及素食主義盛行的奧地利、丹麥和瑞典皆絕跡;鹽醋口味幾乎傳遍歐洲各地,但因挪威和意大利人不習慣在薯片上加醋而並未流行。總括而言,北歐市場敢於嘗試新口味;中歐的口味較狹窄;法國愈來愈注重健康口味;德國傾向辛辣。從二戰結束到本世紀以來,有 2,000 萬人從東歐遷移到德國,並引入了辣椒粉,至今仍然是德國烹飪中的關鍵成分。

Pringles 在研發口味時,會採用類似交友程式 Tinder 的工具,由 200 名消費者挑選潛在口味;同時考慮意見領袖和博客作者的評價;或使用人工智能預測未來 10 年的口味趨勢。當中還涉及各種因素影響,例如 2020 年英國因疫情封鎖,規定飲食場所只能為「正餐」提供堂食;其後保守黨將蘇格蘭蛋納入正餐,使其於酒吧內的銷量大幅飆升。Pringles 隨即研發了蘇格蘭蛋口味,惟因潛在訂單量不足而未能面世。另外,某些混合調味料可能會阻塞機器,或因未能通過塵爆測試而無法生產。

儘管各國口味存在分歧,在百事可樂公司擔任食品人類學家的 Elizabeth D’Cunha 表示,千禧世代在成長過程中更常接觸到全球食品,現今人們對口味的接受程度已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