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認同

|共95篇|

在烏克蘭拾遺,細訴失去未來和希望的故事

作為烏克蘭獨立博物館(Maidan Museum)的館長,Ihor Poshyvailo 在俄軍初向基輔發砲那天,率先保護紀念那場推翻親俄前總統革命的展品,但這名策展人的任務不止於此。隨著侵略戰升級,他冒險流連戰地廢墟,收集童裝、擺設到汽油彈等各種物品,以保留戰爭的殘酷和抗爭的勇敢,給後世傳頌下去。

【烏克蘭戰爭】抗俄之際,不忘保存蘇聯建築

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上月指出,至少 98 座烏克蘭文化及宗教場所被毀或受損。前蘇聯的標誌性建築及多處世界遺產受威脅,引起國際關注。蘇聯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則較少人過問,甚至充滿政治和歷史爭議,但一些志願人士仍想拯救它們,在戰火下搶救下一磚一瓦,以及烏人的遺跡。

德國人的恐懼

無論國內外,德國似乎都是「儲蓄冠軍」(Sparweltmeister)—— 帶領歐盟達成協議,制定 7,500 億歐元復甦基金(Recovery Fund)聯合發債計劃;國內的人習慣儲蓄,經常賬戶盈餘是發達國家之首。惟這儲蓄的習慣,未必全是好事。著有「德國最短歷史」的英國歷史作家 James Hawes,批評德國在烏克蘭戰爭上逃避自己的責任;他認為該國一直受自身,尤其是來自社會民主黨(SPD)的恐懼籠罩。

泰國反政府 Rapper 何以掀起芒果糯米飯熱潮?

泰國著名 Rapper Milli 日前在美國音樂節演出,大鬧泰國政府之餘,又當眾吃芒果糯米飯,旋即掀起熱潮,曼谷多間餐廳的外賣訂單應接不暇。不少泰國人因此奉芒果糯米飯為文化認同象徵,連政府都試圖分一杯羹,揚言正研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懶理 Milli 反政府言論。

Moyashi:那些無法播放的電影

觀眾的到場及觀看影片的過程本身,就是運動的延續。影片其實是一種信物,用來攪拌早已沉澱的記憶。觀眾們不是來學習新知識,他們甚至知得比影片所描述的更加詳細。紀錄片的重點其實是透過其「存在」強化「曾經存在」的事物,又以實在放映的方式,提供了活動聚會的契機。

唐明:存在感唯有寄託於帝國夢

俄羅斯人寄託於帝國領土範圍的身份認同,令我想起民國的北洋政府,號召民眾剪掉辮子的時候,也遇到過激烈的反抗,因為一條辮子,是那時候中國人最基本的身份認同,是他們與康乾帝國之間的記憶紐帶,失去辮子,就失去了身為「天朝上國子民」,這份唯一令他們感到榮光的存在感。

海外烏克蘭人,如何捍衛民族認同和國家主權

面對極權來襲,有人選擇身土不二,留守故鄉,也有人選擇離鄉別井,呼吸自由的空氣,這兩類人都可以發揮各自角色。過去一個多世紀,由沙俄到蘇聯,烏克蘭人長期被打壓,很多人因而流亡海外,到今天烏克蘭再被俄國入侵,這班海外烏克蘭人就繼續捍衛民族認同和祖國的國家主權。

Moyashi:動態中國人

先旨聲明,筆者是反對把基因、髮色、膚色等視為本質的身份決定論,支持後天建構的文化認同,哪裡的出身、有怎樣的父母家庭,不代表你是一樣的人。所以有中國人父母也不說明你一定是中國人,在美國出生也不代表你只可以成為美國人。如果要趕新潮造詞,也許可以說是一種「動態身份」,文化認同是隨著社會環境而浮動的。

【書業式微】比利時書村該如何繼續?

在 30 多年前,書籍拯救了比利時村莊瑞都(Redu)。當時瑞都正值萎縮、農業日漸式微,人們正離開這個法語牧區。直到 1980 年代中期,一群書商搬進空蕩蕩的穀倉,將當地變成文學朝聖地,只有約 400 人的村莊卻有 20 多間書店,數量甚至多於奶牛,更成功吸引大批遊客。但時至今日,書鄉卻再一次面對行業式微帶來的頹勢。

2022 年大事前瞻:一場令批評者收聲的世界盃?

對於不少足球迷來說,2022 年的頭號大事,當數卡塔爾世界盃。這項四年一度的矚目盛事,首次由西亞國家主辦,本應值得慶賀。可是,是次世界盃由申辦到籌備,過程一波三折,例如傳出卡塔爾在競投時疑似賄選,另外當地夏季天氣酷熱,也根本不適合比賽。提賽德大學管理學高級講師 Leon Davis 和雪菲爾哈倫大學體育學高級講師 Dan Plumley 則共同撰文,呼籲國際社會關心世界盃背後的人權問題。

【香港保衛戰 80 年】英國撤僑行動,喚醒在港英人的本土意識

80 年前日軍進犯香港,英國為減少傷亡,提前撤走在港的英籍白人婦孺到澳洲。任教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香港歷史學者 Vivian Kong 研究發現,當時倫敦政府認定英國人只會旅居香港,但不少在港英人被迫撤離時,竟然萌生出本土意識,在爭取返港的漫長歲月裡,寫下一封又一封請願書,表明視香港為家的心跡。

大屠殺以外,盧旺達還有時裝

談起盧旺達,最為人所知的是 90 年代的種族滅絕慘劇,死者數以百萬計,殘酷的暴力事件更是不計其數,使得當地從此難以洗脫人間煉獄的形象。27 年過去,留下的創傷雖未能磨滅,在首都基加利(Kigali)發跡的時裝設計師,就希望透過自家作品,讓世人看到盧旺達慘痛以外的另一面。

飽歷獨裁酷劫:印尼「小香港」山口洋

印尼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最大族群是爪哇人。華人只佔人口 1.2%,但在某些印尼地區,華人卻佔大多數,山口洋(Singkawang)就常被稱為「婆羅洲的香港」。當地沒有像香港般繁華的城市面貌,卻在飽歷獨裁酷劫、排華浪潮之後,仍然屹立不倒,保留了獨特的身份認同。

國際化兩難:韓式英語當道,韓文地位不保?

文化交流往往是雙向進行,當歐美觀眾狂追韓劇「魷魚遊戲」時,南韓年青人亦愛用韓式英語(Konglish)。有分析指,受全球化及國際媒體的影響,加上渴望與世界接軌,常用外來語乃自然發展。但不少韓人及專家憂慮,這對象徵國族身份認同的韓文(한글)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甚至批評其「損害文化自豪感」。對於帶領世界流行文化的韓國而言,如斯指控是否過時?

選擇做中國人,最後卻落難香港的印尼華人

最近很多人選擇做中國人,但正如網民所言,中國可不是你想來就來的收容所。上世紀,數十萬華人為逃離印尼排華浪潮,投入新中國建設,但無論如何貢獻都被視作「歸僑」,未完全被接納為中國人,「不純正」的出身更是文革批鬥的把柄,推使他們逃難香港。Born in Beijing 的黎明,父親便是 50 年代就讀北京大學的印尼華人之一。現任英國西敏寺大學教授王蒼柏,曾經在著作「活在別處:香港印尼華人口述歷史」整理他們的經歷。

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如何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不只生物會滅絕,其實很多語言也正處於瀕危的狀態。面對周邊強鄰,一些民族會被兼併、同化,其語言亦會被淘汰而消失。要挽救文化,除了在政治層面推動,只要在生活做好自己,活出自身所屬的文化,或者會有轉機出現。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分享了一個有趣故事,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曾幫助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法國暑假大戰:休「七」還是休「八」?

對法國人而言,暑假乃年度大事。他們會停工整整一個月,到海邊或郊外旅遊玩樂。外地客不知就裡,往往出門就遇大塞車,到了餐廳才知「摸門釘」。可是仲夏漫長,假期選在 7 月還是 8 月好?「休七派」(Juilletistes)和「休八派」(Aoûtiens)各有支持者,並成為國內最大分歧之一。表面上純屬個人喜好,背後卻牽涉法國文化,甚至身份認同。

回歸 60 周年:瀕臨「種族稀釋」的果阿族

1961 年印度出兵葡屬殖民地果阿(Goa),實現果阿回歸偉業,但很多果阿人對回歸 60 周年無動於衷,反而埋怨人口近半的新移民缺乏本土歸屬感,國內又有大量低質素遊客湧入,不尊重果阿人的生活文化,加上無數果阿人外流以改善生活,在在導致果阿人身份認同岌岌可危。

Moyashi:比上班還辛苦的煲劇

以「快進」方式觀看的人漸次增加,也就意味著製作方需要從一開始就關顧這種觀眾,於是劇情密度不可以高,流程也必須盡量簡單。結果深深影響今天許多日本影視作品的表現形式,例如情緒傾向不經由表情及鏡頭表達,而是由角色親口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