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抗俄之際,不忘保存蘇聯建築

A+A-
烏克蘭東部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的工業中心 Derzhprom 是其中一座蘇聯時代的重要建築。 圖片來源:路透社

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ESCO)上月指出,至少 98 座烏克蘭文化及宗教場所被毀或受損。前蘇聯的標誌性建築及多處世界遺產受威脅,引起國際關注。蘇聯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則較少人過問,甚至充滿政治和歷史爭議,但一些志願人士仍想拯救它們,在戰火下搶救下一磚一瓦,以及烏人的遺跡

過去很多烏國建築遺產未獲妥善保存,以 2007 年的登記建築為例,由於法例過時、官僚主義及缺乏材料,導致半數日久失修,18% 更在危急狀態,但尚有更多建於二戰前的建築未有登記。與此同時,蘇聯時代建築雖獲部分人欣賞,惟其他人認為它們勾起不快回憶,加上烏國政府實行「去共化」,這種負面態度,某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公眾不太重視。

即使近年民間出現倡議保育之聲,令部分蘇聯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享有保護地位,包括建於 1920 年代的建構主義工業中心 Derzhprom,但這座被列入 UNESCO「暫定」保護名單的 20 世紀建築,聯同其他沒受保護卻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建築,正因戰爭而岌岌可危。文化部長 Oleksander Tkachenko 亦指,蘇聯時期的紀念碑乃受俄國砲火破壞最嚴重的遺址之一。

許多人相信俄方故意攻擊文化地標,企圖抹殺烏國歷史、身份和獨立存在。建築師兼建築歷史學家 Ievgeniia Gubkina 認為:「他們想要摧毀烏克蘭蘇聯建築獨立、自主的世界。」但部分烏人亦無視文化部呼籲,試圖破壞他們眼中象徵蘇聯權力之地。上月初 Stryi 市政府更拆毀蘇聯時代石碑,聲言要消滅共產政權痕跡,被質疑利用戰時反俄情緒及贏取民心。

日前基輔一座蘇聯紀念碑被拆毀,一些市民以侮辱性姿勢拍照留念,表達反俄情緒。 圖片來源:Salvatore Cavalli/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Gubkina 強調:「當人民被殺,確實難以討論保育建築遺產。但它們不只是磚牆,還是記憶。」文化遺產保育者兼攝影師 Dmytro Soloviov 認同:「不管甚麼政治取向,那些都是烏克蘭人創作的建築和藝術品。」他正紀錄消逝於戰火的建築。非政府保育組織 Renovation Map 則編製高危文化遺產名錄,並以眾籌募集捐款,成功拯救基輔纜車站的彩色玻璃窗。

其他人亦致力教育民眾,Gubkina 表示:「我們的目標該是掌握敘述,而非任俄羅斯挪用。多年來我努力解釋,這種建築不僅是蘇聯現代主義,還是烏克蘭現代主義。」Soloviov 也重新開辦導賞團,包括在西部城市伊萬諾-弗蘭基夫斯克(Ivano-Frankivsk),飽覽現代主義建築和紀念藝術,事後有參加者直言:「這是一種讓人得以抽離、得到幾小時快樂的特權。」

Soloviov 展望未來之際,亦憂慮腐敗和缺乏專業知識,或對戰後復原構成重大障礙。「修復比重建更難,且沒人想要耗費更多時間或資源。」基輔保育組織 Save Kvity Ukrainy 的代表則相對樂觀:「戰後會有機會做好一切,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及建築商正與外國專家討論。歷史建築和紀念碑該被回復原狀。」他們認為:

我們固然需要臨時、迅速的方案,但也該思考 10 年、20 年、50 年後,我們想在城裡看到甚麼。快速重建國家的渴望,不該影響重建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