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佛陀,早期佛教如何展現佛陀?

A+A-
馬哈拉施特拉邦出土,印度新德里國家博物館館藏的龍王目支鄰陀(Mucalinda)護佛杆柱。 圖片來源:The Met / YouTube

作為佛教教主,佛陀造像在大量寺廟受供奉瞻禮。不過佛陀的面相形象並非在涅槃後馬上進入各種佛教藝術中。美國紐約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專題展覽「樹與蛇:印度早期佛教藝術」(Tree & Serpent: Early Buddhist Art in India),就匯集了從印度南部德干(Deccan)各地借來超過 125 件早期佛教藝術展品,可追溯至公元前 200 年至公元 400 年,探討佛教藝術的起源,以及早期敘事傳統。

不論是出土自今天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護佛杆柱,還是來自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的鼓狀壁面等古代百乘王朝(Satavahanas)展品,都不乏同一類主題描繪 —— 樹與蛇。蛇確切來說是龍王那伽(Nagaraja),以巨大身軀及五頭示人;菩提樹則常化作傘蓋(chattras)。不過,在以上公元前 2 世紀至公元前 1 世紀、公元 1 世紀下半葉的作品中,並沒有主角佛陀出現,例如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欄杆柱,就刻畫了一個空寶座。早期印度佛教藝術,表現佛陀的方式並不直接,而是以空座、法輪,佛塔,或者腳印呈現。

特倫甘納邦(Telangana)出土,安德拉邦阿馬拉瓦蒂遺產中心及博物館(Amaravati Heritage Centre and Museum)藏品,刻畫拉瑪格拉瑪佛舍利塔(Ramagrama Stupa)下,兩名信眾禮拜象徵著佛陀的法輪。 圖片來源:The Met / YouTube

過去藝術史學家一直爭論,為何早期佛教藝術不直接描繪佛陀。曾有研究認為,佛教無聖像主義(Buddhist aniconic art)是出於教義認為不宜描繪佛身的想法。然而,從事佛教與西藏研究的密芝根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系教授 Donald S. Lopez Jr. 指,佛教經典並無禁止繪畫、雕刻佛像的規定。通過描繪佛陀昔日的生活故事,來頌揚佛陀教義,並以象徵及比喻的意象喚起世人佛陀臨在,或是早期佛教藝術毋須勾勒佛陀形象的原因。

這些象徵及比喻的意象,則圍繞住佛陀悟道的故事。佛陀悟道後,在菩提樹下獨處七七四十九日。七週期間,每一週都有特定事件發生。例如第三週發生一場暴雨,一條巨蛇從湖中出現,將佛陀包圍,張開頸部為佛陀擋雨。Lopez Jr. 指,在佛教早期歷史上,這些不立文字、只有石刻的佛陀生活場景,縱然沒有佛陀本人,仍深受信徒接受。因為即使是普通人,也早已熟知這些佛陀故事;而如果不知道,周圍也會有僧人樂意講述箇中故事。

蛇出現在佛教故事,但同時龍王本源自佛教誕生前的印度神話體系。展覽呈現的其他佛教藝術作品中,還有與伊朗阿契美尼德王朝共通的有翼獅子柱頭、印度教吉祥天女、濕婆神之子室建陀、夜叉等其他神話體系的角色。佛教藝術融合佛教以前的諸教神靈,反映其非常接受先前存在的信仰,只是用佛教語言重新定義。例如夜叉成為存放佛陀舍利的佛塔守護者、戰爭之神室建陀在佛教裡則成為佛法的護法神韋馱。「樹與蛇」策展人 John Guy 接受藝術雜誌 Apollo 訪問指,希望參觀者可以對佛教有新的看法,瞭解早期佛教如何表達非偶像崇拜,及將自然信仰的神靈吸收並擬人化,呈現屬於自己的視覺藝術。

為何佛教藝術直到公元 3 世紀左右,佛陀才以人形出現,Guy 坦言,這個從象徵代表到完全以形象展示的轉變如何發生,仍是未解之謎。但瞭解早期佛教藝術述說的佛教故事、不同神靈如何為佛教所吸收,獲得佛陀承認並服膺於佛,或者可以達到 Guy 希望幫助人們了解佛教核心的目的。Lopez Jr. 認為「樹與蛇」展覽表明,佛教深深扎根於這片自然又超自然的土地上;唯有看到佛陀周圍的事物,我們才能了解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