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首腦擬缺席 G20,印度趁勢鞏固國際地位

A+A-
G20 峰會舉行前夕,印度警方加緊在新德里市面巡邏。 圖片來源:路透社

G20 峰會將於本週六舉行,不少傳媒都報道中俄首腦擬缺席峰會,反而忽略印度作為東道主的角色。為迎接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辛偉誠等元首貴賓,印度為新德里展開大規模美化工程,以巨型雕像粉飾太平。不少分析亦相信,印度正利用 G20 鞏固國際地位,繼續駕馭壁壘分明的國際形勢,總理莫迪亦會趁勢為明年大選造勢。

籌辦 G20 峰會,貧民窟的家庭和街上露宿者全都要讓路,大約 30 萬名街頭小販被逐出市內康莊大道。取而代之,政府安放重達 19 噸、高 28 呎的濕婆像,還有 6 呎高的獅子雕像,迴旋處上有豪華噴泉,旁邊還鋪設花圃。為防有野生動物打擾會議進行,多人被派駐會場及酒店外圍,以模仿猴子叫聲驅趕野獸;數千名警察亦將派駐市內各處,任務之一是保護近 70 萬盆新佈置的植物。

有情侶在 G20 峰會會場 Bharat Mandapam 場外自拍留念。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今年初擔任 G20 主席國以來,印度不但展開史無前例的美化市容工程,還在國內發起大型宣傳活動 —— 莫迪頭像無處不在,文宣指稱印度是「民主之母」,強調 G20 峰會的重要地位,還反復表明印度在莫迪領導下,正榮登全球舞台的中心。

今屆 G20 峰會以梵文「Vasudhaiva Kutumbakam」為口號,意譯為「一地,一家,一未來」(One Earth, One Family, One Future),強調峰會成員國團結一致。但這顯然與政治現實背道而馳,令口號顯得自欺欺人。現實的國際關係愈益壁壘分明,印度並非不清楚這個現實,但其外交策略正嘗試駕馭複雜的國際關係,同時與美國、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強國保持友好,以「踩鋼線」的方式坐收漁利。

印度的機會主義外交戰略

熟悉莫迪思維的官員向彭博社記者形容,印度的外交戰略以機會主義見稱,試圖利用美中競爭升溫,以及俄羅斯陷入烏克蘭戰爭,謀取最大利益。這邊廂,印度未譴責戰爭,也未有制裁莫斯科,還欣然購入俄羅斯石油和軍備。那邊廂,印度尋求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並加入美國支持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但又不介意參與中俄主導的金磚集團

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以「避險」(hedging)形容國家外交方針,即是以自信和靈活,同時兼顧多邊利益,不得失任何一方。2019 年蘇傑生在演講中表示:「對於外行或過時的人而言,追逐自相矛盾的路線和目標,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困惑」,但他以複雜的微積分計算為喻,形容印度外交戰略不能用簡單算術拆解。

目前為此,印度的外交戰略大致奏效,在新冷戰的緊張關係下取得微妙平衡。美國及其盟友都意識到,印度是抗衡中國的關鍵勢力。近月莫迪邀請俄國投資者涉足印度鋼鐵業,同時又親赴白宮與拜登、巴黎愛麗舍宮與馬克龍共晉晚餐。儘管普京因發動戰爭而未能出席 G20 峰會,但他與拜登同樣表明,與印度擁有強大夥伴關係。

峰會舉行前,新德里展開「美化」市容工程,大規模遮掩或清理貧民窟,又在多處掛上橫額為莫迪競選連任造勢。 圖片來源:Elke Scholiers/Getty Images

即使如此,有印度官員亦坦言「踩鋼線」風險相當大,譬如當台海爆發軍事衝突,印度可能沒有不歸邊的餘地。在上月的金磚集團峰會,印度公然反對集團擴充至 11 個成員國,擔心金磚變親中集團俱樂部,也頓時加劇中印外交緊張。最終集團內部多數成員都站在中國一邊,迫使莫迪同意加入新成員,包括受美國制裁的伊朗。

如今普京和習近平盛傳同時缺席,恐怕使得 G20 影響力大打折扣。不過,即使 G20 無法達成有意義的協議,莫迪還是有漁利可收 —— 很多觀察家都指出,莫迪正在借 G20 為明年大選鋪路,為其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尋求第三個任期,外交政策將會是競選重點。正如尼赫魯大學外交政策教授 Happymon Jacob 所言:

在 2024 年大選中,莫迪希望把自己定位為全球政治家、受國際社會尊重和認真看待的國家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