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三在三藩市費羅麗莊園舉行中美元首峰會,受全球關注。會談歷時約兩小時,就看法分歧的領域交換意見,如習近平所言:「兩國是不可以不打交道,想改變對方亦不設實際」,分析認為兩國會談幾乎沒有任何成果,但這場世紀會面至少可以讓中美穩定這些年來直線下滑的關係。
中國
|共1497篇|
中美首腦會談前,美國會報告看淡兩國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美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非正式會議,並於香港時間凌晨 3 時半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歷時兩小時,成為國際矚目大事。然而,不少輿論看淡會面成果之餘,適逢習近平抵達前一天,美國亦發佈對中美關係年度評估,對會面持保留態度,還在科技產業、人工智能與軍事等領域,警告正中國漸趨「強勢」。
中國窮遊攻略,如何改變消費模式?
中國全面解封後,恢復公民出境旅遊。但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新常態不再是去名店購物,年輕人選擇盡可能不消費,以純「打卡」模式出行,這種新趨勢,是否反映經濟放緩下,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與習慣轉變了?
旅美大熊貓回歸中國,「熊貓外交」走入末路?
大熊貓「美香」和「添添」在美國生活 23 年後,上星期四(9 日)與幼子「小奇蹟」返回四川成都,結束中美友誼大使的外交任務。隨著中國陸續收回向西方租借的熊貓,象徵著中西關係愈趨緊張,究竟熊貓外交是否走到了盡頭?面對熊貓回歸中國,美國輿論又如何反應?
不生育的「丁克族」為何受到吹捧?
調查顯示在後疫情時代,歐美興起的丁克族(DINK)—— 即奉行不生育主義、婚後享受二人世界的夫妻,在經濟環境中有明顯優勢。在美國,丁克家庭擁有最高的平均儲蓄和凈資產中位數,TikTok 平台亦出現許多分享「無子女」生活方式的影片,可能帶動潮流。
AI 替身成中國帶貨直播新寵?
中國帶貨直播主為得到更多收入,開始使用虛擬化身增加出鏡時間,此舉令網民質疑他們「躺著賺錢」並不敬業,亦有律師懷疑是否合法。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三)
單純從薪酬水平來看,2018 年中國軟件程式設計師平均月薪超過 1.5 萬人民幣,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月薪約 4,000 人民幣;但除了異常高的收入,中國科技產業從業員也以其極長的工作時間、甚至過勞死的職業現況聞名。
澳洲乒乓外交:與中國建交的幕後故事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Anthony Albanese)近日訪華,中澳緊張關係急速降溫,時間正恰逢中澳建交 50 周年。很多人都知道,197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透過乒乓球隊互訪,令中美兩國破冰,但其實同年的澳洲亦奉行「乒乓外交」。兩位當年訪華的澳洲球手最近亦再訪京,惟這段故事完全被中美破冰的風頭蓋過。
中國電影市場:愛國主義題材熱度不再?
今年國慶檔期,多部電影在中國上映,但陣容最強、製作成本高達 6 億人民幣的愛國主義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不如預期。分析認為,中國影迷對這類電影開始感到疲勞,題材缺乏新鮮感,且疫情過後,他們傾向反映日常生活的作品,而不再是「長津湖」或「戰狼 2」般的中國式英雄大片。
書店們:淡季
踏入 10 月底,十一黃金週已過了半個月,國內及本港經濟本身表現不理想,加上這段期間也是零售業的淡季,相信很多書店朋友亦深有同感,不過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對於淡季,大家的體會和感受都不同。以下節錄 3 本與「淡季」主題相關的書籍。
紐西蘭牛奶,經濟放緩的中國不想買了
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在 2030 年放緩至 3.5%,到 2050 年更將放緩至接近 1%。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放緩影響的範圍自然不限於自身,與其貿易關係密切的國家,都能感受到中國各材料、商品進口下滑帶來的打擊。世上最大乳製品出口國紐西蘭的農夫,現在就苦惱本應出口到中國的乳製品何去何從。
Ryan Fung:歐美要搶電動車電池生意,中國石墨不會墨守成規?
中國商務部在 2023 年 10 月 20 日宣佈一項新政策,從 2023 年 12 月 1 日起對「石墨」實施出口管制。今次做法,是要收緊對國家安全重要的物品的貿易,再次出招與外界打資源戰,在電動車電池問題上,與外國「拗手瓜」。
綠色能源熱潮下,被迫遷的印尼受害者
邁向綠色能源的轉型過程,未必人人受益。像印尼政府計劃在倫龐島(Rempang)發展生態城,包括興建一家中資太陽能玻璃廠,為印尼生產更多太陽能板鋪路,但這個決定讓島民成為了受害者,因被迫搬遷而爆發示威。
涉嫌破壞天然氣管,香港註冊貨輪驚動北歐國防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歐洲地緣局勢已愈趨緊張,意想不到香港也捲入其中。瑞典、芬蘭與愛沙尼亞之間,有 3 條天然氣管與海底通訊電纜本月同時受損,歐美把矛頭指向中俄兩國,前日芬蘭警方更直指駛經的香港註冊貨輪「新新北極熊號」(Newnew Polar Bear)船錨脫落,破壞連接愛沙尼亞的天然氣管道。雖然未知事件是否蓄意,調查仍然繼續,但事件已再次為歐洲安全敲響警號。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二)
當我們了解低學歷低技術的農民工在富士康所遇到的困境時,我們亦應該問,為何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專業技能的白領,同樣對於超長工時束手無策?再進一步, 為何明知員工不滿,資訊科技公司的管理層例如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華為公司行政總裁任正非等人,會如此推崇加班文化?
三菱汽車撤出中國,全因電動車業務落後?
三菱汽車在 2012 年與中國廣汽集團(GAC)合資成立廣汽三菱,主要在當地生產燃油車,但近年中國汽車市場迅速轉向電動車,令三菱燃油車 2022 年銷量跌至高峰期的 5 分之 1。面對在中國銷量持續低迷,該公司董事會日前正式決定撤出中國。有分析指,日系汽車公司在中國,除了未能順應潮流生產電動車迎合市場所需之外,同時亦要應對強硬國策。
擴大晶片禁令:中國晶片業離自足有多遠?
美國政府在週二(17 日)擴大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的禁令,很多評論都關注禁令對台積電、Intel、NVIDIA 等晶片製造商的影響,其實上游供應鏈亦受牽連。荷蘭跨國光刻機生產商 ASML 向主要晶片商提供製造先進晶片所需的光刻機,同樣受禁令所限。中國為此積極研發自家的先進光刻機,試圖建立上游到下游完全自足的晶片產業,但距離目標究竟還有多遠?
曾詩敏:杭州亞運的採訪工作
我一向甚為享受及喜歡進行深度的訪談,技術上可以應用更多安排,「玩」多一點,交談上亦有更多空間,聊得更闊更深。像今次亞運,賽後在場館的混合採訪區(mixed zone)第一時間「撈」住比完賽的運動員,當然能獲得第一反應,最即時也最真實。
日本的河豚計劃:在中國建立猶太人永居地
1947 年,聯合國將巴勒斯坦託管地一分為二,由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分治,卻令中東地區戰火頻生。而其實在上世紀 30 年代,日本亦曾發起「河豚計劃」,希望在滿洲或上海建立猶太人永居地。
射入中國史上第一球 ——「聖 Jo 仔」唐福祥
香港足球代表隊在杭州亞運會大放異彩,史無前例殺入四強,成績甚至超越中國隊。由於英國文化影響,香港是亞洲其中一個最早發展足球運動的地區,並曾有「遠東足球王國」的美譽。香港人啟蒙了中國足運,最知名的例子是生於灣仔大坑的李惠堂。而當李惠堂還是小朋友的時候,香港便出了一位「遠東球王」—— 就讀聖若瑟書院、為中國射入國際賽史上第一球的唐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