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多說,重拾失落的「家族語言」

A+A-
圖片來源:beKan/Shutterstock

Mithu Sanyal 在德國長大,父親是來自印度東北部的移民。他們在家裡一直只講德語,儘管父親會跟同鄉的朋友用孟加拉語溝通,但她完全聽不懂父親的母語,也因為連自己名字的發音也說不準而覺得羞愧。這種情況在許多移民或雙語家庭中,並不罕見

長年誤解:雙語妨礙語言學習

德國艾福特大學名譽教授 Annick De Houwer,是兒童語言學習和多種語言教育的專家,曾調查比利時荷蘭語區法蘭德斯 18,000 個家庭的語言使用情況。她在研究不同國家和語言時,發現在雙語或多種語言家庭出生的孩子,大多數初時都會學習兩種語言的單詞,直至上學前班,就只會繼續學習其中一種,因為他們很快意識到另一種語言不值得學習;當中有 12% 到 44% 的孩子,長大後只會說一種語言。

De Houwer 指出,人們一直以為雙語運用阻礙孩子學習語言。雙語兒童有時會跨語言來表達,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混淆了兩者,而是能夠巧妙地掌握雙語詞彙,在敘述時選擇最合適的字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第二語言教育教授 Martha Bigelow 表示,美國仍普遍存在一種錯誤觀念,認為「學習英語,最好只說英語」。

社會的選擇,終成遺憾

社會對於第二語言的態度也有明顯差異。例如在德國,英語被廣泛接受,但說土耳其語則受到歧視,儘管它自 1960 年代,因為土國勞工移民而成為德國最多人使用的其他語言之一。2020 年,一名 9 歲居德女童就因為在操場與朋友說土耳其語而被罰。有研究表明,所謂語言歧視,通常更關乎社會對移民的態度。

這些情況會對家庭關係帶來深遠影響。父母或因孩子不會說自己的語言而難過,這些感覺亦可以是雙向。神奈川大學英語教授 Janice Nakamura 研究日本混合家庭中的孩子,他們都不會說非日裔父母的語言,許多在長大後會對父母不滿,覺得錯失了學習另一種語言的機會,她稱之為「語言遺憾」(language regret)。

如何推動「家族語言」?

De Houwer 建議,社會可由學校開始,尊重孩子使用不同語言。即使簡單如正確讀出孩子名字,或鼓勵孩子學習以彼此的「家族語言」來打招呼,也可帶來深遠影響。Bigelow 認為制定語言相關政策,例如將使用不同語言的街道標誌合法化,推動多種語言的文化,令「家族語言」成為「無處不在的語言」。

個人層面上,則可通過努力而重新獲得已失落的家庭語言。研究表明,所謂「語言學習關鍵期」比以往想像的更長、更靈活。除了年齡,投入學習的時間、動機以及社群互動,也是影響語言學習的關鍵。Bigelow 建議不應把學習多種語言的標準定得太高,跨語言的使用方式有很多種,不必每一種也說得同樣流利。De Houwer 提出可因應個人需求而定立學習策略,例如想與家人或朋友建立聯繫,未必需要由閱讀和寫作開始學習,而可由說話開始,跟他們展開對話。

書展推介

今年香港書展,*CUP 媒體決定加點奇想,由毛孩帶路,到香港各處遊玩,尋找香港的僅餘或正在消失的味道。我們希望在 7 月 19 日至 25 日的會展中,讓你見到我們的小小心思,以及大大的動物。

巨大化動物
以可愛動物為主,置身於香港各區地標,定必令人重新閱讀香港。

味緣香港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呂嘉俊,追回從前香港叉燒、打冷魷魚等美食的前世,找出食物來到香港的變遷,從味道寫出香港情。

紙上繁花
非一般的遊記,一場場深度文化之行
與故宮專家同遊中國內陸、日本京都、美國加州、紐約
  • 日期:7 月 19 至 25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地點:灣仔會展 1A-E12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