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

|共62篇|

國家形象低落,該如何重塑?

上世紀 90 年代,哥倫比亞被視為「充滿毒品、綁架和殺戮」的國家;克羅地亞爆發時長 4 年的內戰,頹垣敗瓦隨處可見;盧旺達的種族大屠殺令人望之卻步…… 這些曾經歷低潮、醜聞滿佈和危機四伏的國家,現今已重回正軌,躍身成為世界旅遊熱點之一。扭轉國家形象絕非易事,「紐約時報」便嘗試分析它們的成功之道。

落入納粹手中的電台廣播

藉著社交媒體,人們可以迅速傳遞真相、在抗爭路上互通消息。然而,社交媒體的宣傳力量,亦可以反過來為極權所用。1930 年代,德國納粹主義者正是利用當時先進的無線電廣播,宣傳扭曲的價值觀,荼毒德國人。在今日技術更發達的年代,善用宣傳固然重要,提防有心人從不同途徑利用媒體意圖作分化,更為重要。

成名之謎:為何牛油果能紅,青菜蘿蔔卻不能?

牛油果、羽衣甘藍、奇亞籽及藜麥等超級食物,近年紅遍全球,知名度超越荷里活明星。但是世上蔬果那麼多,為何這幾種能成為飲食界寵兒,創下數以十億計美元的收益,改變男女老幼的飲食習慣,青菜蘿蔔蘋果橙卻名氣平平,乏人追捧?更重要的是,這種食物界「明星效應」對我們有何影響?

廖康宇:人工智能打到嚟,香港九龍新界無得避

在現今這一個資訊氾濫的年代,廣告以及其他免費資訊無限量衝擊消費者,品牌的宣傳攻勢要突圍而出,並不能只靠「創意」或「內容」,必須有策略地針對消費者接收廣告及產品時的個人體驗。當 AI 可以和人類畫出同一樣的圖畫、寫出同一樣的文案,廣告人創作廣告時要問自己的問題不再是 What,而是 How?

美朝峰會後,北韓的「反美帝」招牌如何悄悄下架?

每年的「反美帝集會」通常在 6 月 27 日舉行,象徵拉起「反美帝主義鬥爭月(Struggle Against U.S. Imperialism Month)」的帷幕,並於 7 月 27 日,以「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日」為完結。單在去年,首都平壤的集會,便吸引達 10 萬名愛國仇美的群眾走上街頭、高舉拳頭、揮舞標語,誓要打倒美帝。但今年民眾再不能疾聲反美;據美聯社報導,平壤政府已取消本年集會。然而不像美國,北韓未有為此發表公開聲明,而是以細緻微妙的方式,向人民暗示其態度轉變。

網紅氾濫「攞著數」,高級酒店最頭痛

打開 Instagram,網絡紅人的多姿多采生活盡入眼簾,儼如上流貴族典範,令人艷羨。不過,擁有真正號召力的 KOL 不多,留戀網絡世界虛名,充大頭鬼的網絡用家則愈來愈多。不少奢華酒店和高級度假屋的經營者對此大痛頭痛,因為這種自恃擁有網絡影響力,繼而白撞「攞著數」的所謂 KOL 與日俱增,並且用拙劣的門外漢手法,期望只靠一兩張照片或短片,酒店就願意為他們埋單,提供免費服務。

討好金正恩,比解放北韓人更重要?

金正恩一句「有可能取消會談」,不少人隨即呼籲美韓兩國停止軍事演習,免得再惹這位「小火箭人」不高興,令好不容易稍見曙光的朝鮮半島,再度陷入緊張。同樣的壓力亦來到李民馥(이민복,音譯)身上。多年來他一直向北韓施放氣球,希望同胞接獲傳單看清真相,擺脫金氏的洗腦宣傳。但上月的南北韓歷史性會面,反令這場解放運動再度受阻。

殺人於無形:史太林是改圖始祖?

常言道「有圖有真相」,代表照片可用以證明事實。但照片可輕易修改,有圖亦未必有真相。除卻玩笑性質外,修改照片背後,最大目的便是欺騙受眾,以扭曲或隱瞞事實;小至令人以為自己身形苗條,大至新聞造假。不過,「改圖」這一行為,並非始於網絡世界。早在沒有互聯網、修圖軟件的時代,改圖便已是史太林常用的鬥爭工具,把政治鬥爭下的失敗者,一一從各幀照片中刪去。曾經身居高位的蘇共官員,只要被人輕輕一改,便恍若從來不存在於世上。

方俊傑:「邊個出差咁黑仔?」—— 掛羊頭賣狗肉,真係有用咩?

不是說電影非常差勁,只是,電影跟你想像的,肯定是另一回事。看了頭 10 分鐘,你還在等待,以為好戲在後頭;到看了 30 分鐘,確定自己被騙了。就算齣黑色喜劇本身精彩萬分,你也不會再有好心情去欣賞,何況電影實在平平無奇,落得一個極差的負評,也只能說一句活該。

「容」醫宣傳新技:打破忌諱,公開一切

現今整容之普遍,已趨向如化妝一般,不過外科整容手術在香港都不准作廣告宣傳,而醫學美容則仍在灰色地帶,滿有制肘,但在美國則沒有限制,整形外科醫生在行銷手法上變化新奇,甚至算得上嘩眾取寵,例如在 Instagram 中張貼病人進行整形手術的網絡短片(viral videos),令大眾得以窺看手術室的究竟,而此舉獲得了成千上萬的回應,更令客人對整容手術更有信心。

出格設計,帶動明治拓展超大型藍海

賣得比人貴,卻賣得比人多。明治(meiji)的朱古力「THE Chocolate」(ザ・チョコレート)就有這種魔力。

以往在日本超市發售的朱古力,多數是 100 日元左右(約為 7 港元)的便宜貨。明治卻在去年 9 月推出「The Chocolate」時,把建議零售價定於 237 日元。豈料在短短 1 年內,賣出多達 3,000 萬份,預計 2020 年將可增至 1.2 億份,近日更正式進軍香港市場。「The Chocolate」不只令明治市值創歷史新高,其出格且備受高層批評的包裝更成為一種潮流,讓明治開拓成人市場,掀起高級朱古力熱潮。

州官放火:中國最大 Facebook 用家 —— 中共

杜林普本周訪華,各大媒體的焦點之一,是他能否在防火牆內盡情發 Tweet。結果這位「Twitter 總統」不負眾望,既在故宮打卡留念,還換了張新 Profile pic。這種公然翻牆的「特殊待遇」,其實也適用於中共政權。「紐約時報」報道,中國政府禁止民眾使用 Facebook,自己卻是 Facebook 的活躍用家,在這個擁有 20 億用戶的社交平台,向全球輸出其政治宣傳。

真相的大敵

“The great enemy of truth is very often not the lie – deliberate, contrived and dishonest – but the myth – persistent, persuasive and unrealistic.”

– J. F. Kennedy, American President

一條數學題,問出人生命題

當年前英國首相卡梅倫說要加強數學教育,結果在一次活動中,給記者問到 9 X 8,答案是多少,立時語塞,只能顧左右而言他。這個故事教我們,英國首相家中的計數機使用率很高,值回機價,同時,就是我們的數學可能很爛。好,到底自己的數學能力多強,來答答這條難倒不少人的數學難題吧!

恐襲幫兇:Youtube、Facebook 和……你?

恐怖份子的屠殺武器,除了炸彈和機關槍,還有社交媒體?去年巴黎連環恐襲中,唯一美籍死者 Nohemi Gonzalez 的家人本周入稟法院,控告 Google、Twitter 及 Facebook,指這些科技巨擘放任「伊斯蘭國」散播恐怖主義訊息、籌集資金及招兵買馬,終致悲劇發生,令其愛女慘死,要求三大企業為血案負上法律責任。假如指控成立,而你曾在 YouTube 為斬頭片「貢獻」點擊率,又是否恐襲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