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Norish:一場看不見但深受其害的戰爭

A+A-
冰島電費低廉,吸引了外國資金到當地開設加密貨幣礦場;圖為一個位於冰島的中資比特幣礦場。 圖片來源:路透社

文:Ernest @ Live Norish

北歐中比較少人提及的小國冰島近年迎來一股「淘金熱」。人口只有 34 萬,曾因金融危機而破產的冰島近年以低廉又環保的水力發電,令冰島的數據中心所需的電費比全球其他數據中心便宜了近 30% 到 50%,因而吸引了耗電量大的加密貨幣礦場遷到冰島開業。現時冰島的加密貨幣礦場用電量已經超過冰島全國居民用電量的總和。

近年加密貨幣令全球不少人趨之若鶩,很多人不惜千金購買「挖礦」設備。在南韓愈來愈多「阿豬媽」與 Oppa 加入炒幣及掘礦行列,全民皆「挖」,蔚然成風。去年,南韓 Bitcoin 的交易量更佔全球 20%,因為太多民眾購買,政府想推動的加密貨幣監管法案,因民間反對聲音太大而被撤回

貨幣戰爭」一書曾指出誰掌握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控該國的經濟和政治命脈,甚至將改變全球經濟秩序。自 2008 年美國掀起「貨幣戰爭(Currency War)」,實行量化寬鬆政策(QE)開始,美國央行狂印美元,貨幣貶值可減輕其信貸過度的國債,同時提升出口競爭力,進而增加經濟產值。歐洲以及全世界央行及後跟隨,全球主流金融體系步向量寬世代。結果,我們的銀紙不如以往值錢,柴米油鹽以至房屋卻不停暴升加價,新一代購買力下降,活得叫苦連天。

在世界官僚體系都「失信於民」的大環境下,加上網絡進步,全球金融電子化浪潮興起,加密貨幣發行擺脫了國家權力,而且目前並無任何實際可行的機制能夠阻止一個機構(日韓巨企樂天),甚至個人(英國前國腳奧雲)發行屬於自己的貨幣。加密貨幣對國家貨幣,説白了,就好比一場比拼信任度的戰爭。閣下有權選擇相信發行貨幣的機構以至發行者,還是相信自己所屬的國家,挑戰一向以國家為本位的貨幣政策、金融秩序。

加密貨幣不一定有基準貨幣和中央銀行,但具有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和記賬單位(Unit of Account)的貨幣功能。加密貨幣主要採用去中心化(Decentralize)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發行。虛擬貨幣為在某些環境下,像實體貨幣一樣運作的交易媒介,性質源自於使用有共識機制的分散式賬本,去獲得量化的信貸交易取代政府貨幣。值得留意的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只是虛擬貨幣的一種,與另外同實體貨幣無關的虛擬遊戲貨幣,或只有單向兌換的飛行里數不一樣,因加密貨幣這類虛擬貨幣具雙向兌換功能,有買入價和賣出價,有外幣匯率般的制度,改寫一向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貨幣運行模式。

可是日趨盛行的加密貨幣不斷被狙擊,被指涉及逃稅、洗黑錢、資助恐怖主義等。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 Coincheck 年前被黑客盜取達 42 億港元的 NEM 虛擬貨幣,卻無從追查。而且以 Bitcoin 為例,浮動率波幅驚人,為高危金融投資

縱然 G20 各國財長亦「出口術」公開呼籲共同監管虛擬貨幣,但亦有國家選擇合作。失業率高達 15% 的「阿拉伯之春」發源地的突尼西亞政府發行 e-Dinar;被美國列入經濟制裁及經濟處於存亡之際的委內瑞拉推出以原油支持的加密貨幣 Petro,都是少數官方支持加密貨幣的國家。

在愈見複雜的環球金融體系裡,金融貨幣網絡戰比美國總統打起的貿易戰殺傷力更大,影響更深遠。

經濟學上有一術語 Moral Hazard(道德風險),指受保人因所做的行為後果是由擔保人承擔,受保人會從事更高風險的活動,令擔保人面臨更大風險。而承保人因為沒有方法約束受保人,只能依靠受保人的道德水準來約束。在加密貨幣制度之下,承保人與受保人都是網絡上的無名氏。成立金融貨幣的機構或個人可能會更無後顧之憂從事更高風險的金融活動,引發更大的危機。當手上持有的貨幣一文不值或發生擠提時,可能連沒有份炒幣及掘礦的你和我都會受到牽連。無論如何,喜歡炒買的港人,大家投資小心為上!

作者簡介

安尼斯,喜歡冒充 ABC,深信香港以外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大學畢業後,在烏克蘭打過工,住過北歐瑞典,在越南創過業,在香港建立一家小小的社企,用 IT 幫 SEN 學生學得更開心,從文字慢慢地發現自己思想價值的改變。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Live Norish於2013年由陳若谷創辦,跟一眾博客以文字相片描述北歐的美好風光。一個網頁,一個世界;希望大家可以在Live Norish中領略到世界另一端的生活態度。

http://www.live-nor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