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故事的起源

A+A-
弗拉馬利翁的小說 Omega: The Last Days of the World(1894)插圖。 圖片來源:archive.org

科幻小說,乍聽會令人聯想到人工智能、外星生命、時空旅行等,似乎跟高科技都脫不了關係。但其實科幻題材的發展已有數百年,現今題材所涉及的範圍極為龐雜,有想過在科學落後的中世紀時期,也有科幻故事嗎?

科幻題材的故事,主要是人們透過現有的科學基礎,虛構和想像現實或未來的世界,當然也有天馬行空地創造的世界觀。不少人曾為此作定義、分類和追源溯流,眾說紛紜,倫敦國王學院中古英語講師 Carl Kears 和曼徹斯特大學中世紀早期文學講師 James Paz,就為此撰文,肯定科幻故事並不是現代的產物。

歐洲中世紀開始,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已經出現了類似題材,當中包括:專門娛樂皇室貴族的機械人、11 世紀僧人 Eilmer 創造能夠飛天的翅膀、12 世紀英國修福郡一個村莊出現綠色外星人小孩等故事,還有 15 世紀初成書、繪有多幅插圖但至今無人能解讀的神秘典籍「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

直至 1926 年,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創立第一本以科學幻想為主題的雜誌 Amazing Stories,並提出了「scientifiction」這個詞語,可算是第一個把科幻題材視作獨立文學題材的人。根斯巴克寫道:「談到『科學虛構(scientifiction)』,我指的是凡爾納、H G Wells 和愛倫坡他們寫的那些故事 —— 引人入勝,虛構中夾雜著真實的科學和預言般的視點…… 它們讀起來不但非常有趣,亦很具教育性。」

J. J. Grandville 刊登於 1844 年 Un Autre Monde 的插畫作品。

「科幻」中的「科」即科學,自然是這個題材裡最不能缺少的元素。有些歷史學家認為,沒有現代科學的誕生,科學的虛構也無從開始。人們覺得中世紀年代久遠,一切都非常落後且有著很多迷信,而那些稀奇怪誕的故事,都是來自民間傳說。實際上,中世紀是科學和科技水平大大進步的時代,例如指南針和火藥的技術得到改良和提升,還有機械鐘、煉鐵用高爐等出現;同時,人們開辦大學,讓科學有平台進一步發展,如對自然哲學的研究,成為現代物理學的溫室。種種發展皆為現代科學奠定基礎,亦是人們想像力的泉源。

因此中世紀的科幻故事,經常都是創造、創新和發現之類的主題,例如亞歷山大大帝就被中世紀的人賦予了一個像潛水艇般能夠下水的籠子。因為中世紀的科學尚未成熟,人們的故事在奇思妙想的同時,亦會帶一點懷疑論和理性探究,如中世紀詩人喬叟(Geoffrey Chaucer),儘管詩作中對煉金術的步驟和儀器描寫得細緻入微,但他也會在詩中表達對煉金術師的不信任,想像以及誇大他們的偽科學會如何危害世界。

同時,現代科幻故事的世界觀很多都是以中世紀為基礎並加以發揮,亦如地球以外的宇宙、未來史。美國的天主教科幻小說作家 William M Miller,在其著作「萊博維茲的讚歌A Canticle of Leibowitz)」描繪中世紀的天主教信仰,如何影響截然不同的未來世界,以及與之衝突;Connie Willis 的著作「末日之書(Doomsday Book)」,也講述一名時間旅行者,回到了中世紀黑死病肆虐時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