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人都攞 A,何謂優秀成績?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最近有調查發現,美國耶魯大學各科學生評核中,獲 A 級成績有上升趨勢,學者形容這個現象是「分數通脹」(grade inflation),如果大多數學生在科目上都得到「優秀」成績,其實未必是好事。

這份報告由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 Ray C. Fair 進行調查,報告顯示上學年耶魯大學本科生的總體成績中,有近 80% 為 A 或 A-,這個現象在疫情開始後就一直持續。隨著拿 A 的人愈來愈多,成績平均積點(GPA)也有上升趨勢,去年為 3.7,滿分為 4,也比疫情前幾年有所提升。

耶魯大學哲學系教授 Shelly Kagan 認為這種趨勢破壞了成績本身的意義,當學生呈交的功課能輕易取得 A 級,「只是對學生不誠實」,學生不再認為 B 級成績代表好,A 級成為是新常態。

那麼,耶魯大學以往的評級標準是怎樣的?報告發現,2010 至 2011 學年,67% 的成績為 A 和 A-,到了 2018 至 2019 年,73% 的人處於 A 級水平。這一數字在疫情期間飆升,例如 2021 至 2022 學年,耶魯大學近 82% 的成績屬於 A 級。

有趣的是,疫情後成績「突飛猛進」並不是耶魯大學獨有的。另一間著名學府哈佛大學也一樣,以 2020 至 2021 學年本科生的成績為例,當中有 79% 獲得 A 或 A- 成績,平均 GPA 為 3.8;10 年前這個數字是 60%。2020 至 2021 學年的平均 GPA 為 3.8,而 2002 至 2003 年為 3.41。

退休教授 Stuart Rojstaczer 研究「分數通脹」多年,他形容成績就像任何貨幣一樣,隨著時間推移,成績往往會升級,自 80 年代初以來,全美大學的 GPA 一直以每 10 年約 0.1 的速度上升,而私立大學的平均 GPA 一般高於公立學校。他分析精英學校教師的評分標準,通過給予學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成績,作為一種支持,希望學生擁有競爭優勢。

然而,哈佛大學本科生教育院長 Amanda Claybaugh 擔心「分數通脹」可能會損害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覺得有必要在課堂以外脫穎而出,因為他們在成績分數方面基本上沒有甚麼分別。另有學生擔心耶魯大學的「分數通脹」做法傳開去後,有可能令他們的學位貶值,或者被僱主懷疑他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