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年代,英國的非洲兒童寄養潮

A+A-
1948 年,倫敦一個寄養家庭的孩子們。 圖片來源:Keystone Features/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電影「流水落花」以香港作為背景,講述一對夫婦與 7 位寄養孩子之間的故事。現實中,外國有許多類似故事,英國有多年寄養家庭歷史,其中一個特別之處是從 1950 年代起,大批非洲父母把孩子寄養在英國白人藍領家庭。到底為何會出現這個現象?

1955 年,英國兒童保育雜誌 Nursery World 刊登了一則廣告,替一名照顧西非兒童的英國私人寄養家庭宣傳。在 1966 至 1970 年期間,西非父母刊登約 6,700 個廣告,為他們的孩子尋找看護人。儘管官方數字並不明確,但「泰晤士報」1968 年一篇報道稱,每年有多達 5,000 名來自西非的兒童以這種方式寄養在英國家庭,這些兒童許多都是非洲學生所生,他們在加納和尼日利亞獨立後開始主導英國的國際學生人口,父母通常一邊上學一邊做兼職,沒太多時間照顧孩子,於是安排私人寄養。

1974 年,估計英國私人寄養 1 萬名兒童,當中有 6,000 人由非洲學生家長親自出資安排。在不通知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將孩子交給他人照顧,在當時完全合法,因此大量白人家庭照顧西非父母的孩子以獲取報酬。根據記錄,60 年代英國白人家庭可以通過寄養兒童每週賺取 3 英鎊,當時就有輿論,將這個現象描述為白人工人階級女性的一種賺錢計劃。

因為文化差異,被寄養的孩子在成長中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衛報」指出,部分白人養父母不了解如何處理生活問題,例如打理打結頭髮、黑人兒童被迫在地板上吃飯,又有種族主義的警察會挑出非裔兒童、貶低或向他們吐口水。當然,私人寄養的故事並不全是負面,對一些孩子來說,在白人家庭中生活是一段短暫的好經歷,即使他們的父母完成學業、儲夠錢找到合適住屋而接走他們,他們與養父母之間建立的關係亦很難切斷。另外,英國於 1975 年修正「兒童法」,引發不少關於私人寄養非洲兒童撫養權的法律糾紛。

這種英式寄養故事亦曾被拍成電影,例如 The Last Tree Farming,前者是 Shola Amoo 製作的半自傳式作品,講述一段由白人養母撫養的成長經歷;後者講述 1970 至 80 年代,數萬名尼日利亞孩子被送到英國白人家庭寄養的事件。非裔導演 Adewale Akinnuoye-Agbaje 曾是寄養兒童,片中主角正是以其成長經歷為藍本,探討寄養背後的種族議題,甚至描寫了強迫黑人兒童回到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創傷。

「流水落花」放映會 + 映後座談會(半小時)

日期:4 月 5 日(三)

時間:上午 11 時 50 分至下午 1 時 52 分

地點:K11 Art House(7 院)

戲院地址: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8 號 Victoria Dockside K11 MUSEA 4 樓

票價:成人 120 港元;學生/長者 90 港元

嘉賓:導演 賈勝楓

主辦:CUP 媒體及夕拾x閒社 Mellow Out

報名請瀏覽:https://pse.is/4v77w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