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帶
|
星級影片
|
星級課堂
|
ESG
|
陶傑
|
倪匡
|
月巴氏
政經趨勢
|
社會脈衝
|
科技精知
|
文化生活
|
精神健康
|
SOUL MONDAY
|
專欄作者:
江皓昕 煲戲要在晚餐後
|
梁迪倫
|
鄭立 業問之老細問咩事
|
梧杞杬
|
亢泰
|
游兒
|
陳蕾
|
Live Norish
|
李明熙、Kimberlogic
|
余以謙
|
紅眼 日劇情史
|
紅眼 錦衣衛札記
|
利雲
|
杜夫
|
李文揚
|
雷米諾雅
|
張鼎源
|
古鎮煌
|
宇野
|
朱浩霆
|
蘇二
|
唐明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奧比斯
|
綠色和平
|
世界宣明會
|
無國界醫生
|
樂施會
|
護瞳行動
|
Chester Ho
|
尼爾
|
鄭立 今晚Board野夜唔夜呀
|
救世軍
|
江皓昕 一個月三十本
|
TIME TRAVELLER
|
關琋鎂
|
蛋白
|
Eric Chan
|
方俊傑
|
原人
|
渾水
|
阿嬋
|
VoiceTube
|
潘度琳
|
沈旭暉國際郵覽台
|
張景宜
|
宇澄
|
英雄
|
林燕玲
|
Moyashi
|
李衍蒨
|
鄭立 電腦大爆炸
|
Gloria Chung
|
陳國榮 文學遊囈
|
石Sir
|
林喜兒
|
方景文
|
夕立
|
Ringo Li
|
廖康宇
|
小灰
|
Percy Leung
|
邱翔鐘
|
趙子龍
|
伍常
|
墨客隨筆
|
Amedeo Robiolio
|
彭浩翔
|
林宇
|
藝造文件
|
陸仙鋒
|
Simon
|
Helen
|
Mo 爸
|
雨田明
|
Judy
|
虛竹
|
活人拳
|
葉梓誦
|
玩主一高
|
曾詩敏
|
Moody
|
劉偉民
|
鄭立 在神農街,想念腸仔蛋
|
Neo 劇用來追,不用來評
|
Irene Lee
|
鄭立 如何拉出來
|
曾詩敏
|
Ryan Fung
|
Hallie Tam
|
黃宣游
|
林靖風
|
綠色金融顧問團
|
茶里
|
鄧景康
|
程總裁
|
池逸知
|
鴻若遠
|
吳蚊蚊
|
張樂芹
|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
|
金仔
|
規佬
|
紀浩基
|
旅居客民誌
|
呂嘉俊
|
Sci 狗器
|
莫坤菱
|
Meiling
|
miso info design
|
ExplainerHK
|
書店們
|
夏海安
|
樂餉社
|
李洛桐
|
施彼理
|
彭碧珊
|
筆是港媽
|
太 George
|
月巴氏
|
Hong Kong Infosphere
|
Oskar Holtz
|
低碳想創坊
|
吳家強
|
曾魂
|
記者:
亞蘭澄司
|
小山金明
|
恭應湘
|
Ann Wong
|
Jimmy Wong
|
盧業威
|
Nicolee
|
台客松
|
Ambre
|
黃珍盈
|
天衛六
|
關小泉
|
諾
|
史諾比
|
Hugo Sze
|
麥敬灝
|
Tan Ha Lam
|
謝利
|
Luna
|
Brian Liu
|
莫小巧
|
何阿嵐
|
Peter Pang
|
梁蔚澄
|
林俊劭
|
Billy Tong
|
Civi Yap
|
WKC
|
Kent Liang
|
劍獅子丸
|
陳嘉文
|
Eleanor Ng
|
Elfa Wong
|
汶山
|
吳修辰
|
袁源隆
|
Hedy Tsang
|
Ellis Tse
|
王靖
|
Clare
|
Rubie Lee
|
思芳道
|
Anna Yiu
|
鄧妙奇
|
玫瑰木
|
kanice
|
仲偉
關於我們
|
|
[email protected]
新聞回帶
免費訂閱
12月29日
新一年,我們該如何好好活著?
從 1914 到 2023,戰場上沒有快樂聖誕
早期為香港歷史著書立言的人
孩童睇片無限 loop,父母應擔心嗎?
【展覽】寒冬中蟬若不甘噤:記「人性的色彩藝術獎 2023」
【愛在左右】言語治療師教製軟餐 推廣吞嚥障礙友善餐廳
曾詩敏:人生路上我們都是運動員
Moyashi:今宵多珍重
吳蚊蚊:聖誕快樂 新年快樂
月巴氏:1994(37)——「Pulp Fiction Soundtrack」
新聞
回帶
2023: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22: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21: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20: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19: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19
2
月
共166篇
28
|Thu|
香港公廁大翻新 —— 應效法中國?
【和平紀念日】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之路(上)
大金把冷氣機在地化,成為冠絕業界霸主
混凝土不環保,會否有替代品?
寶寶的哭泣、生病、噩夢,讓新手父母 6 年難安枕
大學生生活費來源:賭錢?
【星 CUP 人物】「潛行浩劫 96 小時」:感性鏡頭下的戰爭片
李衍蒨:窩心的與屍共存
Gloria Chung:石垣黑島 —— 牛多過人的和牛幼稚園
27
|Wed|
「銃夢」之夢:會吃會睡的 Cyborg 是否可能?
陶傑:台灣的第一個特首
如何防禦網絡攻擊,又不會犧牲網絡自由?
助紂為虐?沙特手機軟件惹非議
海溫上升,連魚也透不過氣來?
與世隔絕:中國農村老人的現實
傀儡與會者
綠色和平:走塑實錄 —— 走塑達人、食堂與社區
藝評:「後戲劇」的浮淺性 —— 論劇場演出「平庸的邪惡」
趙子龍:楚國伍子胥的白髮其實是天生的!
26
|Tue|
陶傑:又是政治高於一切
越南改革模式,北韓能仿效嗎?
機械人 —— 人口老化困境的幫手?
不只 Puppy Love:小孩子真的會戀愛?
就性侵事件「向撒旦宣戰」,宗教意義何在?
大學生新常態:滴酒不沾
貓的天性,是否心理變態?
鄭立:從「還願」看防火長城的數碼文字獄
方俊傑:「冰天動地」—— 導演看過杜琪峰?
林喜兒:「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走出無限復活
25
|Mon|
行刺性質的轉變
一個獎座的背後
手寫、打字機、電腦,如何影響作者思路?
炫富式享受 VS 仇富式偷窺:買得起豪宅,買不起私隱
學好外語,每天堅持 1 小時才是正經事
【Soul Monday】「傷健共融」的魔獸世界
想念
鄭立:LEGO 英雄傳 2 ——「你咁做同共產黨有咩分別?」「有。」
文學遊囈:「燒失樂園」—— Barn Burning,納屋を焼く,버닝
石 Sir:伊斯蘭國少女還有權回英國嗎?
22
|Fri|
沙特姊妹亡命香港,再揭阿拉伯女性人權地獄
第一屆奧斯卡男主角,是納粹推銷員?
陶傑:重溫大災難
【高齡駕駛時代】如何衡量自己適合繼續駕駛?
日本袋裝即食麵銷售回升,關鍵在散賣?
甚麼福利才能留得住員工?
未來仍在
唐明:到了科幻世界,還是活下去最重要
邱翔鐘:少女入恐 後果嚴峻
紅眼:「初戀那一天所讀的故事」—— 何必迷戀太多「東大夢」
21
|Thu|
變老的勇氣
不能輕視的 ISIS 女成員
不改變就等死,IKEA 推出 75 年來最大自我革命
大腦黑客:腦神經治療技術,讓記憶更易被篡改?
近藤麻理惠在西方走紅之謎
狼的恩人:軍事基地成庇護所
【星 CUP 人物】「潛行浩劫 96 小時」:兩種制度,優勝劣敗
李衍蒨:「詐死」的藝術
夕立:百合女團的必然與偶然(下)
20
|Wed|
第三波存在主義:在神經科學挑戰下重構存在的意義
福利主義的詛咒:北歐並不例外
日本阿伊努去哪兒?
手寫信成就 10 億美元企業
越洋千里贈藥,醫治北韓肺結核
巴西雞翼我鍾意食,運輸業如何減排?
且行且息
鄭立:青青珊瑚島 —— 有人說你還記得波姬小絲,就是一個中坑
江皓昕:「流浪地球」,讓地球多飛一會
Gloria Chung:五星飯店的咖啡比 7-11 更難喝,這是甚麼道理?
19
|Tue|
以男性經驗幫女性保養肌膚,Gatsby 母公司「轉性」之道
旅遊泡沫將要爆破,冰島人鬆一口氣?
伊斯蘭保守勢力:印尼總統大選勝出者?
陶傑:餃子工藝
日本創新:如何減少成人紙尿片
善用睡眠頻率,邊睡邊記不是夢
被遺忘的二手滾軸溜冰鞋,如何改變肯亞新生代
Moyashi:無限復活的魯魯修
伍常:人工智能藝術的時代來臨?
趙子龍:諸葛亮要殺魏延不是因為他反骨?
18
|Mon|
美國總統的「例外狀態」管治
陶傑:鐵路帝國主義萬歲?
正念:讓大腦休息的簡單方法
終極走數:Amazon 棄建紐約新總部,與 0 課稅的關係
為何跑馬拉松,會發生猝死事件?
【Soul Monday】殘疾青年自製 Lego 義肢
心像圖
鄭立:「空中雙響炮」—— 當沒有戰爭時,軍人在做甚麼?
方俊傑:「仁妻」—— 誰說獎項不重要?
奧比斯:「眼睛之母」改寫人生的故事
15
|Fri|
索羅斯:歐盟千瘡百孔瀕臨解體
陶傑:他建鐵路是侵略,你建鐵路是「雙贏」?
背包客湧至,衝擊回教的馬爾代夫
中國股市新贏家:「豬農」入水,反超科網巨企
「性交易換疫苗」傳聞,恐成伊波拉失控隱憂
弱男無人要?可能是女人天性
戀人暖事
唐明:男人不穿吊襪帶我也很遺憾
紅眼:「昨晚過得很愉快吧」—— 遊戲世界與現實的最短距離
Moyashi:穿越作品的假面騎士
14
|Thu|
意大利帕多瓦市:現代醫學的起源
陶傑:北極絲綢之路?俄國人不高興
「溝女課程」如何令人萬劫不復?
愛情無政府主義,能夠緩減我們情傷?
新聞業江河日下,如何維持高質媒體?
未來有望以汗水驗血糖?
【短片】語文陶話廊:李白蘇軾 月下品酒的思愁
邱翔鐘:命大王夫惹事端
李衍蒨:亞歷山大大帝死亡之謎
13
|Wed|
人與機械人的終極關係:戀愛
重手擋藥廠財路,FDA 局長誓言消滅藥價大戰
人類的好朋友,是野生生物的大敵?
日本櫻花何時開?不靠電腦,靠市民
英國人也開始不讀英文?
中國網絡文化中的數字文化
年輕秘訣
鄭立:敦倫公會 —— 教人做二奶好過做大婆的不倫遊戲
石 Sir:羅素理髮的煩惱 —— 居英港人篇
Gloria Chung:情人節,不慶不慶還需慶
12
|Tue|
古希臘弱勢社群的復仇武器 —— 流言蜚語
陶傑:安內攘外的 5G 戰略
肉食悖論:又要食肉,又要滿足道德感?
貧富兩極化,哪些國家是「肉食大國」?
歷史電影,必須要符合史實嗎?
日企反「傳統」,禁送人情朱古力
【香港文摘】心態勝於年齡 何德星從未言休
Moyashi:禮多人奇怪
林喜兒:「性愛自修室」—— 有又煩,無就更煩
趙子龍:兵馬俑其實就是始皇帝的公仔?
11
|Mon|
陶傑:豬年只求歇一刻
面對高鐵債台高築,日本如何解決?
東南亞國家是俄羅斯軍火大買家?
韓國遊戲產業正被中國吞併?
不要問工作意義,應問該如何工作
【Soul Monday】英國學童新科目:正念課
讀一首關於時間的詩
鄭立:「狗臉的歲月」—— 外國人想要認識臺灣,有沒有考慮從當兵這件事開始?
方俊傑:「銃夢:戰鬥天使」—— James Cameron 與觀眾也收貨
夕立:百合女團的必然與偶然(上)
08
|Fri|
御用攝影師如何塑造美國總統形象
愛是要做出來:愛沙尼亞電子政府
美國退出「中程導彈條約」,意在中國?
執掌 Chanel 三十年,誰是老佛爺的繼任人?
當汽車不再是必需品,車廠的三大轉型之路
面部識別,打擊非法販賣黑猩猩
無間合作
唐明:首相府門口的對聯
紅眼:「銃夢:戰鬥天使」—— 人機界線,電影世界的界線
04
|Mon|
120 年前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如何決定香港面貌?
最興旺的漫畫市場,不在日本在法國?
東南亞華人過豬年,穆斯林會否感到冒犯?
影靚衫?影靚鞋?與其 Selfie 不如「Shelfie」
為何人類總愛虐待機械人?
【Soul Monday】不能沒有書 —— 意大利小小流動圖書館
宇宙企劃
文學遊囈:微妙的畢贛
鄭立:「功夫小新」 —— 三小辣打到嚟,日本四川春日部無得避
小灰:英國皇室與軍隊
01
|Fri|
委內瑞拉經濟崩潰,催生新「加勒比海盜」
陶傑:中西女性主義的兩種層次
買 Lego 避險,勝過黃金和股票?
杯水車薪的養老金,自殺的南韓老人
【人住公屋真相】日本團地住戶不是基層?
膠袋還是紙袋?怎樣使用最環保?
庸人自擾
唐明:舊不如新,新不如仿舊
紅眼:「假面騎士平成 Generations Forever」—— 好久不見了,佐藤健/良太郎
Moyashi:飲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