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工作意義,應問該如何工作

A+A-

天底下的上班族都不免呻工作辛苦,很多人試圖尋找工作意義,以令自己心理平衡。但是,Twitter 歐洲區副總裁 Bruce Daisley 的新書「樂業:30 條重塑職場文化之法,令你重新愛上工作」The Joy of Work30 Ways To Reinvent Your Work Culture and Fall in Love With Your Job Again)認為:與其追問「為甚麼」要工作,不如思考「怎樣」工作

令他疑惑的是,為何身處西方現代社會,過去被視為優渥的白領工作,卻難以令人滿足?觀乎白領上班族普遍的不滿和焦慮,是不是因為判斷工作的滿足感本身出了錯?

譬如沒完沒了的會議,重複雷同的電郵,這些工作方式是在互聯網誕生初期形成,如今還適合社會需要嗎?Daisley 稱,據他過去兩年的觀察,這種工作方式和今日流行的辦公室文化可謂背道而馳。

現代職場造成的影響,已經從輕微的干擾,演變出顯著的症候群。根據精神健康基金會(Mental Health Foundation調查,去年 74% 英國人感到壓力巨大,而工作是最大的壓力來源。

Daisley 認為,自從人人都用智能手機收發電郵之後,每日工作的時間延長了兩個小時。還有意見認為,每時每刻需和其他人保持聯繫的人,每星期工時增加至超過 70 小時。每日超時工作的人,也錄得最高的精神壓力。

他批評一些空想家對於工作的解釋本末倒置,以為千禧世代首先理解工作的意義,才能投入工作。其中 Simon Sinek 聲稱:好公司並不看重有技術的人,也不會主動激勵他們投入工作;好公司只會聘用那些自發主動的人,才好進一步啟發他們。在他們看來,一再說明工作的意義,便足以稱得上啟發僱員了。

但顯然,明瞭工作的意義,並不會減輕僱員的工作壓力以及對公司的不滿,這也造成了西方現代社會的終極難題之一:無論從事何等高尚或有意義的工作,為何仍然不快樂?譬如 Google 2018 年的罷工事件,無論工作有多麼高尚的意義,也無法解決實際上的問題。

公司總裁對於「工作的意義」,常常說得頭頭是道,確實能自創一套有說服力的理念,但這一切,對於前線員工所感到的壓力和疲累,於事無補。Daisley 提出,不妨腳踏實地一點,從改變工作方式著手。

當然,要改變工作方式,難以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方案。但是,可以通過日常過程的改變,或個性的改變,令工作變得不那麼討厭。

The Joy of Work 書影。

一旦人人都意識到「怎樣工作」才是更關鍵的問題,則許多人都會因為找到工作的自主權,自己的每一步行動,都能帶來切實的轉變,因而充滿能量。

舉例而言,大多數人最討厭開會。僅僅是將開會人數減半,就能大大減少開會所製造的壓力。美國投資銀行 Bridgewater Associates 的經驗發現,減少開會人數,可顯著提高開會的效率。唯一的問題是,員工對此都心存猜疑,大部分人都相信,真正重要的會議,都是背著自己舉行的。為了證明這種猜疑完全沒必要,公司將會議內容錄音,向不在場的員工公開,讓大家心服口服。

此外,調查發現,每星期僱員有 3 至 4 次正式午餐,有助於改善決策,以及減輕所謂 Friday Fatigue 的症狀,即逢星期五便感到筋疲力盡。

瑞典的咖啡文化(fika也值得借鑑,每日趁著喝咖啡的時間,和同事一起散步,也大有裨益,可以減低焦慮,打醒精神。

步行的道理,其實可以延伸運用到會議,將坐著開會的方式改成行動方式。英國行為學習科學學者 Marily Oprezzo 發現,參加測試的人 81% 都表示,步行有助改善創意思維。

雖然大家都試圖簡化工作流程,但偶而舉行一次社交聚會,也不妨一試,因為社交聚會的能量,也是一種貨幣,正如英國職場過去有半途去酒吧小聚的習慣,以獲得人際間的互動。

曾經任職多家公司執行總裁的 Margaret Heffernan 自稱,她在一家美國公司推行每週一度的社交聚會,對於改變公司文化有脫胎換骨之效。據她的觀察,舉行社交活動過後,在剩下的幾天內員工往往能增進合作。現代職場常常為催逼的氣氛所困擾,這是因為如今的工作要求沒完沒了,由此造成的精力透支非常嚴重,尤其是對於初級僱員。

工作永遠也做不完,與其思考工作的崇高意義,以期滿足精神需求,不妨實際地改善工作方式,更為有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