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以布料為創作媒介,充當「畫中顏料」,過百塊織品經剪裁、拼貼及多個工序,作為「油畫」誕生及呈現於大眾眼前 —— 這就是台灣藝術家劉棟的纖維藝術創作。他的作品多次於世界各地展覽,包括英國倫敦時尚和紡織博物館。這次除了「自由拼貼」創作系列等作品外,亦有他特地以香港為靈感創作的相關作品。如何利用不同色彩及圖案的布料,創作獨特、富動感而精緻細膩的「畫作」?「布的幻想 —— 劉棟纖維藝術展」將讓你對纖維藝術有更多想像。
貼上的每一塊布,就如同畫筆下的一個筆觸。
——劉棟
由馬賽克拼貼到自由創作
過千布料,如何拼貼出理想圖像?要理解劉棟的纖維世界及其奧妙精細之處,可以先從這次展出的 Smile-8(「蒙娜麗莎的微笑」)入手。近看畫作,16 乘 18 的 288 塊不同圖案及顏色方格布料整齊排列,慢慢拉遠距離,就會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同樣都是一幅畫,遠看是人像,近看只是抽象色塊,距離呈現不一樣的風景,會否令大家想起建築裝飾、牆壁及地面裝飾常見的馬賽克(Mosaic),又或美國攝影寫實藝術家 Chuck Close?
劉棟生於台灣屏東,1962 年隨父母移居巴西,於巴西藝術學院畢業後到紐約生活,從事花藝工作至 1990 年退休。他 2006 年回台灣定居,一次機緣下接觸到布料,重拾對藝術的熱情。其後受藝術家 Chuck Close 啟發,開始鑽研馬賽克拼貼的創作手法,亦因為各種布料的獨特設計,讓每塊布皆有其個性與美感,慢慢開啟他纖維藝術的創作之路。2012 年起,劉棟發展出「自由拼貼」創作系列,在「畫布」上的布料不再是正方形,而是以輪刀切割成不同形象再組合而成,呈現出不一樣的美感。
藝術要有自由,不能有框架,否則很難發揮。
——劉棟
輪刀為畫筆 過千色塊組成眾生相
輪刀、針線可以說是藝術家的「畫筆」,每次創作一件面積約 1 平方米的作品,至少要用上 4,000 片布料,利用它們本來獨有的顏色,呈現出作品的厚薄、深淺、透視、光影變化及立體感。要構成一幅富動感或美感的創作,需要約 6 個工序:先要在眾多布料中選取合適的色系,上熱溶膠讓布料變硬後,利用輪刀切割成不同形狀再作自由拼貼,並以針定位。完成畫作後用透明的線來壓線,把布塊緊緊壓實及相連。劉棟將布的藝術,以新的形式、面貌呈獻,乃源自他的美學,對每塊布料特性和質感的了解,才能準確運用布料,呈現理想的畫面,帶來美感與震撼。
布的幻想 —— 劉棟纖維藝術展
- 日期︰即日至 9 月 10 日
- 時間:早上 11 時至晚上 7 時;逢星期二至日
- 地點︰Artspace K 香港淺水灣道 109 號影灣園商場 G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