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gae 音樂為何是世界文化遺產?

A+A-
圖片來源:Rob Verhorst/Redferns/Getty Image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最近宣佈,把牙買加的雷鬼(Reggae)音樂,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Bob Marley 是其中代表人物,成功將雷鬼這種音樂發揚光大,但很多人還是不明所以,不認為流行音樂稱得上文化遺產。英國宗教學者 Christopher Partridge 為此撰文分析,雷鬼不純粹是流行音樂,還有豐厚的政治和宗教底蘊,與全球和平抗爭運動息息相關。

UNESCO 評審報告形容,雷鬼「為有關不公義、抗爭、愛與人性的國際論述作出重大貢獻」;「它為遭到中傷、失業、身陷危難中的群體發聲,在沒有其他發聲渠道存在或可提供之下,它成為社會評論和表達意見的工具」;「它提供了讚美上帝、以及與上帝溝通的方法」。

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宗教研究系教授 Christopher Partridge 認為,這些評價絕無誇大其辭,要探討雷鬼音樂何以兼具政治、宗教和文化意義,我們必先追溯其起源。

以音樂介入社會政治

雷鬼誕生於 1950 年代的牙買加京士頓(Kingston)街頭,是加勒比多元文化的混血兒,文化基因中包含西非因子。由黑奴帶來的西非傳統曲式,孕育出牙買加民間音樂 Mento、Ska 和 Rocksteady,它們統統成為雷鬼的靈感來源。其他加勒比風格亦發揮影響力,特別是 Calypso 音樂,另外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 R&B、搖滾及爵士樂。

除了舉世知名的 Bob Marley 外,雷鬼代表人物及樂隊,還有 Peter ToshChronixx & Zincfence Redemption Band 等。雖然部分雷鬼歌曲以愛情為題,衍生出 Lovers rock 風格,但最受矚目的,還是其大膽的社會政治評論。Bob Marley 名曲 Slave Driver 是當中典範,內容控訴奴隸制結束後,非裔依然在社會經濟不平等下無法享有自由:

I remember on the slave ship
How they brutalize the very souls
Today they say that we are free
Only to be chained in poverty

1978 年 4 月 22 日,Bob Marley 在京士頓舉行 One Love Concert 期間,出乎意料地把兩位牙買加政治領袖 Michael Manley 和 Edward Seaga 拉上台,二人在政治上敵對,Bob Marley 卻要他們當眾手牽手,以示打破政治隔膜。

除了 Bob Marley 以外,相信沒有多少人有如此能耐,同時將兩位政敵請上台。雖則政治糾紛不會因此平息,但足見雷鬼音樂的政治及文化力量。這極具象徵意義的一幕,亦因此成為雷鬼音樂史及牙買加政治史重要一頁。

以音樂為武器的宗教運動

雷鬼歌詞不少都開門見山,毫不掩飾其社會政治立場,但其實背後還蘊藏獨特的宗教信念,與牙買加的殖民歷史息息相關。牙買加受英國殖民統治期間,曾興起過一場反殖民的宗教運動 Rastafari,信徒視 1930 年登基的埃塞俄比亞皇帝 Haile Selassie 為上帝化身,是重臨人間的彌賽亞,救贖因黑奴貿易和殖民主義而流落牙買加的非裔族群。

雷鬼音樂人 Bob Marley 和 Burning Spear 同樣是 Rastafari 的信徒,視音樂創作為宣揚宗教理念的方式。雖然部分雷鬼音樂人並非信徒,但同樣受到這套理念及文化感染,譬如以一把雷鬼頭(dreadlocks)示人,視吸食大麻為聖餐。

Rastafari 信徒在評論政治時,還經常運用各種聖經意象,把非洲或埃塞俄比亞,類比為聖經中應許之地「錫安(Zion)」,把西方世界類比為充滿壓迫奴役的「巴比倫(Babylon)」。他們深信只有巴比倫陷落、善惡大決戰(Armageddon)過後,世界才會迎向光明。有了以上背景,我們才能明白 Bob Marley 在 1973 年創作歌曲 Rasta Man Chant 中,歌詞何解重複提及「巴比倫」和「錫安」:

I hear the words of the rasta man say
Babylon your throne gone down, gone down
Babylon your throne gone down
[…]
I say fly away home to Zion (fly away home)
I say fly away home to Zion (fly away home)
One bright morning when man work is over man will fly away home

純粹閱讀歌詞的話,我們可能以為 Rastafari 都主張暴力抗爭,但實際上,他們更重視和平溝通為手段,甚至視藝術為首要策略,雷鬼音樂正是整場運動一部分。Bob Marley 之子 Ziggy Marley 形容:「巴比倫是邪惡的制度…… 為地球帶來無盡的問題…… 所謂『吟唱(chanting down)』,就是發放積極正面訊息。這是我們以正面對抗負面的方法。」

雷鬼牽動的宗教與政治抗爭運動,從牙買加傳播到其昔日宗主國英國,變成 1976 年搖滾反對種族主義運動(Rock Against Racism)的焦點,間接鼓舞 70 年代晚期的英國 Punk 文化。1979 年,英國爆發 Southall 反種族主義騷動,有參與教師死亡,英國 Punk 樂隊 The Ruts 有感而發,同年發表雷鬼風格單曲 Jah War,歌詞寫道「the air was thick with the smell of oppression」;隨後發表的 Babylon’s Burning 更開宗明義繼承雷鬼傳統,是樂隊名作之一。

音樂欣賞可以有很多層次,不認識雷鬼的歷史,便只能停留在流行音樂層面上理解;只有在歷史文化知識補足下,我們才得以明白背後的深厚政治、宗教及文化底蘊,其體現的和平抗爭精神,大概才是 UNESCO 評審團隊在雷鬼身上看到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