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風:White Cube 與 Bruce Nauman —— 壓迫的藝術

A+A-
布魯斯.瑙曼的「出場/離場」展覽。

第一次認識到美國藝術家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的名字,就是透過他在 1967 年所製作的錄像作品 Walking in an Exaggerated Manner Around the Perimeter of a Square。就如作品的標題所描述,瑙曼在影片中以近乎荒誕而滑稽的動作,徘徊行走在兩個正方形的周界。他那似是偏執的行徑,彷彿反饋著人們在蕭規曹隨的社會裡,總是冥頑不靈地嘗試拋卻繁文縟節。瑙曼的作品,或許能為疫情所驅控的寂寥生活中,增添一些自娛的可能性,在家百無聊賴的時候,盡情地戲謔自己的孤單。

不在場的脅持

瑙曼在超過 50 年的創作生涯中,不斷發掘新的媒介,以呈現藝術萬變的本質。他在 1988 年刊登於「藝術美國」(Art in America)的訪談中,曾論述自己對於創作的感受:「我發現自己並不會有一個特定的創作過程;我需要反覆地把它重塑,而這樣是痛苦的。」這一次,香港白立方(White Cube Hong Kong)在疫情稍為緩和的期間,以「出場/離場」(Presence/Absence)為題,展出了瑙曼於 1999 至 2013 年期間所創作的影像裝置作品,展覽的主題或許亦在呼應現今疫情曖昩不清的在場與非在場狀況。

布魯斯・瑙曼首個在香港的大型展覽,展出了他最具代表性的 5 個錄像裝置作品,其中包括兩段位於一樓接待處通道及通往地下展館樓梯前、約為一小時的影片 Sound for Mapping the Studio Model(The Video)Setting a Good Corner(Allegory & Metaphor),前者以夜視攝影和聲音來呈現瑙曼工作室的大小動靜,而後者則記錄著瑙曼在戶外築建欄柵的過程。兩者在聲音表達上營造了靜謐與聒噪的強烈對比,置身在其中的觀賞者宛若被脅持在作品之間。

吊橋的不安

Bruce Nauman 作品 Bullet Illusion/Pencil Illusion,2013 年。

站於一樓大堂中央和兩件屬於室內與戶外的作品之中,眼前看見的是瑙曼在 2013 年創作的錄像作品 Bullet Illusion/Pencil Illusion。採用了疊加(superimposition)後製手法的影片中,瑙曼以雙手全神貫注地把兩顆子彈和兩枝鉛筆並列置於半空,並嘗試讓它們接觸,那一種欲就還推的視覺讓觀賞者屏息,為著每一下的晃動膽顫,卻又翹首以待。人類的感知從來都容易被生理因素而影響,由兩名心理學家唐納.達頓(Donald Dutton)和亞瑟・阿倫(Arthur Aron)在 1974 年所進行的「吊橋實驗」,便解釋到為甚麼人們在緊張的情況下,會被自身的生理反應混淆了判斷 —— 我們會為自己不自主的反應,嘗試尋找一個合理的解釋。行走在搖晃吊橋上的人們,因為心理恐懼而引發心跳加速與冒汗的生理反應,而他們為把這一種反應合理化,就將其自我分析為一種對於在橋上的人的愛慕感覺。瑙曼把子彈和鉛筆並列而顫抖的影片主題列於同一個標題內,此一命名或許是想要呈現人們對於動作與物件之間的紊亂感知。在人們的認知當中,若從它們自身本質的作用來作判斷,子彈定必比鉛筆更具威脅性。在瑙曼的錄像中,兩種物件都被動作消滅了它們原來的本質,而動作就成為了唯一的感知來源。人們的快樂與恐懼,都只會是來自於兩種互相抵消的不安 —— 不安於位與臥不安席。

主體與背景的取捨

Bruce Nauman 作品 Thumb Start(上圖)及 4th Finger Start(下圖),2013 年。

位於地下展館的 Thumb Start4th Finger Start 亦用上了疊加的處理手法,讓手指在畫面內顯現出懸浮及交叉的錯視感。兩段約為 5 分鐘片長的錄像,各自都以主體的透明度釐清前與後景的區分,但是在於觀賞者的角度,主體和背景的動作亦同樣重要。對於瑙曼所構造、這一種主體與背景互相牽引的關係,法國現象學哲學家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在「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中有著以下的描述:「若我以右手觸碰著物件的同時,左手亦在接觸右手,左手所感受到的,並不會是觸碰著物件的右手。」人類只擁有一個軀體,但是身體上的各個部分,都根據它們自身的功能並行運作,而人們的意識卻只允許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這個說法並非否認其他事物的存在,只是人們所注視的一刻,就是屬於當下唯一的存在,而梅洛-龐蒂的理論正可印證在瑙曼的作品內。在手指交疊變換的過程中,只要觀賞者失去一刻的集中,他們就會流散在無意義的注視裡。只有人們懂得取捨的時候,才可以得到心目中想要擁有的東西。

香港白立方策展人喬安.西蒙(Joan Simon)在整個「出場/離場」的展覽中,恰如其分地挑選了布魯斯.瑙曼擁有二元對立主題的作品。Sound for Mapping the Studio Model(The Video)Setting a Good Corner(Allegory & Metaphor)的靜謐與聒噪;Bullet Illusion/Pencil IllusionThumb Start4th Finger Start 的主體與背景,不論是在裝置或是在作品內容上,都讓觀賞者成為了被壓迫的個體。一種身不由己的壓迫感,最終會化為反抗的基石,在存在與虛無之間築起了荒誕的理想國。

布魯斯.瑙曼:「出場/離場」

日期:即日至 2021 年 5 月 8 日

時間:早上 11 時至晚上 7 時

地點:香港白立方 White Cube Hong Kong 中環干諾道中 50 號

參考文獻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於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修畢藝術理論及哲學系研究碩士學位,曾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及多個香港與台灣藝術展覧展出多媒體(雕塑、插畫、設計及攝影)作品、亦同時獲得相關藝術與設計奬項。以 20 歲之齡在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北屋藝廊舉辦首個個人展覽,於 2018 年出版首本個人小說「憂鬱藏紅首部曲:艾塔」及於 2019 年獲 TEDx Royal Central London 邀請進行以存在主義為主題的大型公開演講。近期散文、小說及詩詞作品散見於「立場文化」、「虛詞」及「好集慣」等文學雜誌。Instagram:cyrus_lampre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