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敏:香港的體育文化,追上去吧!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近年來,我不時在想一個問題 —— 香港看似愈來愈多人注重身心健康,亦好像有更多人參與運動,但為何我們做體育行業的人,不論是職業或業餘運動員、搞球隊搞課程的、發展體育的、做體育公關或傳媒的等,有時始終覺得,體育這塊餅在香港仍沒有明顯變大;體育,仍然是難做的。愈來愈多人運動,但此行業仍然難做,究竟中間的「斷層」是甚麼?

不要誤會,筆者並不是要表達悲觀。始終,成長需要改變,而改變需要時間;愈來愈多人注重身心健康、參與運動,絕對是好事。香港的體育發展愈來愈多,運動員愈來愈有成績,這些都是不可否定的。

惟說到那個斷層,我跟不少人討論過。其中一個看法是,將運動視為消遣及閒餘活動,跟在專業或職業層面上從事體育是兩回事。這個我某程度上是認同的,當中又有許多可以說,再談。而另一個切入點,就是香港的體育文化始終不成熟,有時甚至落後。有多少人將體育看成「正經事」?又有多少人明白,體育可以是其中一個職業出路?當中除了運動員,其實還有很多崗位與角色?

從小我們都聽過不少因學業而放棄體育發展的事例,10 年、20 年過去,大家覺得現在的風氣如何呢?給大家一點參考,記得「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去年曾公佈中小學生運動參與時數研究計劃的結果。平日(上學日)有 95% 青少年,都未能達到一星期每天累積 60 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時間。即使其週末運動參與時數比較多,但總計達標的青少年也只有近兩成半。此外,達標女生平日的平均運動時數比達標男生低 3 倍。而年齡與運動參與時數更有成反比的趨勢,由 15 歲開始,青少年的運動參與時數驟降。

計劃調查也顯示,約 6 成青少年運動參與時數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時間和功課過多。看到這,好像 10 年、20 年,或更多年過去,還是老調子?計劃調查亦指,與朋友或父母一起做運動,可以提升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而中學生則希望可以透過參與團體組織和課外活動,以提高運動參與程度。

一個研究計劃未必涵蓋所有,但反映的結果值得參考及反思。要講體育,有很多可以說。也常說,體育發展是由上而下(top-down),也是從下而上(bottom-up)的雙向過程,要夠深也要夠闊。若要培養更濃厚及更成熟的體育文化,社會在宏觀或微觀的層面上,亦要更相信體育,相信其價值及可能性。它不必成為我們的全部,但也不應該是可有可無、有時間才參與的一件事。只要我們把體育和運動,看成像衣食住行般理所當然的存在,長遠而言,就可以有很大分別了。

疫情反覆,大家於停課復課、運動場所封場和重開之間輾轉。希望經此一「疫」,學童、青少年或成年人都好,大家的運動動機可以提高。也期望香港的體育文化,有天終於可以不再落後。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讀社會學的多棲體育人,媒體和企劃創作人,體育節目主持兼旁述、司儀,曾主持 2020 東京奧運直播和其他不同節目及活動;軟式曲棍球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媒體、文化及創意城市),亦從事文字工作,兼任講師;相信文字,忠於創作,熱衷於遊歷。帶著「漫遊者」的目光,跟大家用不同角度認識體育,也從體育走出去探看世界。

關於曾詩敏:www.tsangsm-vien.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sangsm.v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