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讓人畢生難忘的台灣夜市飯糰

A+A-

說到台灣,應該不少人像我一樣馬上想到「吃」,然後就想到熱鬧的夜市。

其實在 20 多年前,香港的屋邨附近也常常出現像夜市攤販般的無牌熟食小販。不論是魚蛋、燒賣、碗仔翅還是冷熱糖水,各種常見的小吃都應有盡有。它們的價錢平易近人,小販與街坊也因為常常打照面,關係很好,常常提供折扣或是「加料」服務。比起一買一賣的市場,更像是每週舉辦的大型家庭同樂聚會。

攤檔通常以手推車改建而成,每當有人大喊「走鬼呀!」(執法人員到場時他們走販的暗號)時,小販們便會馬上抓著車旁的握把推著逃離,「借過借過!」、「小心呀!」等叫喊聲此起彼落。小時候覺得這場景很有趣,以為他們在賽跑,長大後才發現,這一幕幕的場景,都意味著在基層工作的辛酸與艱苦。

可惜長大後,這些攤販都因為衛生問題而被加強取締,不消幾年就幾乎絕跡街頭了,只剩下像新年般的大時大節,在執法人員「隻眼開隻眼閉」下才能出現營業個幾天。

因為這份童年回憶,我對跟香港小販攤非常相像的台灣夜市也有著特別的感情。即使已經在台灣住了好幾年,但每次逛夜市時,也總讓我想起小時候那溫暖的滋味。

如果要說我最喜歡的夜市食物,我會說是烤雞屁股;但如果要說我最難忘的,卻是飯糰。

有一年冬天,仍住在香港的我飛來台灣工作。忙完整整半個月後,為了慰勞自己,我拋開了卡路里的包袱,決意到夜市大吃特吃。

在直奔海鮮店的路上,我發現巷子旁有一檔不起眼的小攤販。攤販主人是一位年事已高的婆婆,她推著的殘舊鐵皮車上,只放著一個木桶及數個裝著食物配料的盒子,上面的小小招牌寫著「飯糰」。

本來飯糰、雞翅包飯或炒飯等,都是我在夜市中絕不會碰的食物,畢竟吃一個就很飽了,會讓我的胃容納不下其他美食。但在寒冬的街頭,飯糰攤販傳來的熱飯香讓人口水直流,加上我還沒試過台灣的飯糰,便突然對它的味道產生好奇。

說時遲那時快,在我意識過來的時候,已經掏出 50 塊錢站在飯糰攤前了。

「要甜的還是鹹的?還是要綜合?」婆婆柔聲地問。

「咦?啊,要綜合的好了。」

其實我有點驚訝,因為自小吃過的飯糰幾乎都是鹹味的,像是醃過的肉、香腸或各種蔬菜,很難想像甜的飯糰到底是甚麼味道。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還是點了個綜合飯糰。

然後,我便看見婆婆戴上一雙透明手套,在砧板鋪上一層保鮮膜,接著打開木桶蓋,熱飯的蒸氣瞬間一湧而出,闖進鼻腔的飯香喚起了我的飢餓感。說起來,那天好像從早上起便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了。

接下來,婆婆把厚厚的白飯在保鮮膜上鋪平,再撒上滿滿的肉粒、菜脯、花生粉,最後放上一大根炸油條,灑上糖粉後捲起來,一個內餡非常豐富的台式飯糰就這樣完成了。

飯糰非常燙手,讓我左右手互拋了幾下才能拿穩。肉類加糖,聽起來好像很怪,但習慣肉糭加糖的異類如我對此並不抗拒,只是配飯糰會不會好吃,還真的讓我有點緊張。我抱著懷疑的心情,張開嘴咬了一口。

我猜,光是「好吃」兩個字已經不足以形容它的味道了。

包了砂糖的配料意外地與白飯很合,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吃下去。最重要的,是它的口感很棒。台灣的飯糰是用糯米製成的,相比起飯糰,更像是香港的粢飯,咬下去軟軟 QQ、很有嚼勁,再配上酥脆可口的炸油條,這種軟硬、甜鹹交錯的口感與滋味,讓第一次吃到台灣飯糰的我感到非常驚喜。

當然,它的味道沒有到驚為天人的地步,只是在寒冬街頭之下,能吃到這麼一顆熱騰騰又好吃的飯糰,就像運動完滿身大汗時喝下一罐冰涼可樂般舒爽。加上它份量真的很大,光一隻手也幾乎握不住,這樣的份量與滋味,就足以讓它在我心目中的價值超過那 50 塊錢很多很多了。

雖然後來我還是有大嗑其他夜市美食,但始終對那顆飯糰念念不忘。隔天準備晚機回港前,我再次趕到那夜市,打算再買一顆在路上吃。可惜,那天剛好下著大雨,很多攤販都沒有營業,在跑了好幾圈還是沒有找到那飯糰攤後,便失落的離開了。

回香港後,我有嘗試尋找不同的台式飯糰來吃,但始終是香港製作,口味跟台灣的還是有些不同。後來搬到台灣,我也常常吃飯糰作早餐或宵夜,但不論是夜市內的、巷子旁的,還是餐廳裡的飯糰,都與我當年吃過的味道不一樣。可惜的是,因為年代久遠,我也忘了當初那顆飯糰是在哪個夜市找到的,想再吃一遍也難。

不過,也許就是有著這份遺憾,才讓回憶中的飯糰更加美味吧。

不知道那位婆婆,現在是否仍在某個夜市的巷子裡,賣著那香甜可口的飯糰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移居到台灣生活逾3年的90後女生,筆名茶里,著有繪本《我住在台灣了!》、《一個人住在台灣!》。 從初搬來時的糊塗迷惘、不知所措,到現在能住台灣養活自己,一路就這樣跌跌撞撞找出自己生存的方式。希望能透過這專欄,向大家分享住在台灣的日常生活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