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蚊蚊:香港濕凍世一

A+A-
連眼睫毛都結冰。

這陣子冷鋒襲港,本人家住新界,最冷的時候體感連冬天負 20 度的俄羅斯都抵不過。

室內要穿襪子和開暖風機,看電視也要披著毛毯和珊瑚被。

十年前冬天在哈爾濱背包逗留了兩個月,綽號「西伯利亞蚊」絕非浪得虛名,只怪香港空氣太差又潮濕。東北的大米好吃,東北朋友夠義氣,物價夠便宜,不過這些旅行機會,可能以後都不屬於我們了,天變地變人心思變。裡面的朋友其實也明白事理,還有外面很多事情,但是這也不能為外來旅人的安全保證些甚麼。今日不同彼時,可一不可再,最好的回憶就停在十年前就好了。趁天氣凍來翻翻這些冰雪世界,還有年輕青澀的時光。

到東北時是 2010 年,碰巧是當地 20 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電視新聞都有報道;就連習慣了一片冰天雪地的當地人都叫苦。但東北就是要冷才夠看頭夠好玩呀。要不看甚麼?就勇字當頭去一趟唄(當地人常用的口氣)。

然而哈爾濱的凍,當然要用哈爾濱的東西來治。當地人怎麼就能生存?所以我的防寒裝備都是到當地商場才買的,便宜又有用。羊毛護膝、羊毛虧佬褲,還有口罩手襪羊毛鞋墊(在俄羅斯也適用,在香港買禦寒下雪的衣物都很貴,在當地就很划算,而且款式和顏色超多,不會像個水桶,很時尚,連女士高跟鞋都有可以走在雪上的防滑款。一月時在聖彼得堡有大特價,我和行家們都瘋狂購物)。不過一進入室內就是慘事。為免溫差太大更易感冒,光是一層層脫防寒裝備和衣物都要十分鐘。離開時穿回又要十分鐘。實在累人。

最好是外衣夠厚,裡面再以洋蔥式穿薄薄的幾層衣服。反而因為香港沒有暖氣,室內外都要穿得一樣厚。

由吸入第一口寒刺骨的冷空氣,到在零下 20 度的晚上於大街上吃牛奶雪條,再貪便宜坐沒暖氣的火車,到中國與俄羅斯邊界、零下 40 度的漠河北極村;全程都奇蹟似的沒病沒感冒。只能說青春真的太美好。只是因室內的暖氣太強勁而常流鼻血。

雖說室內都有暖氣,但出外旅遊,哪會長留在屋頂之下?當然是外出踏雪尋梅去。年少無知不曾理會有雪褲一類的裝備,當然也是沒買啊。便是著四條褲四對兔毛襪(不過去完洗手間好難穿回去啊……)。如此土炮卻是健健康康,途上認識的友人都病了;也難怪東北大叔們都說我是南方人的驕傲。不過客氣話,自我感覺良好後又是另一回事;見司機大哥在負 40 度竟然不戴手套,看得人心驚又佩服。不會凍傷吧?想起那些因為受凍而焦黑的皮膚。「沒事!我一向都這樣,習慣了。年前去南方玩,我在街上中暑了呀。太熱,不行不行。」連街上的寵物小狗都不用穿衣服,在雪地彈來彈去。

當時站在國界線,沒有想過自己以後有一天會去俄羅斯。該處還有軍人站崗,聽說一越線就會開槍。那時只覺得很好笑。

說回來,香港現在寒冬,冷的不只是天氣,令人心寒的是一些人的嘴臉和所作所為。

香港人,記得多飲暖水,多保重保暖,好好照顧身體,多圍爐。香港濕凍世一,而香港人,也是世一。高山低谷,避唔到,唯有一齊捱。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旅行打雜寫作人,一舊雲旅行者雜貨店店主,輕背包文化旅行體驗公司創辦人之一。現旅居台灣。 曾任雜誌編輯及電視主播記者。 2011 年辭職脫離辦公室,開始浮遊旅居生活,投入自由文字工作。 著有台灣出版,記錄西藏尼泊爾印度215天陸路見聞《旅活》, 以及合著《良業遊民》。 曾主持香港電台 <城市遊棄>,<自遊香港>, 以及ViuTV <404不存在的國落>,<返鄉下>等旅遊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