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宣游:通街墨寶的東方之珠

A+A-
1957 年代書先生林敬達(圖左,鍾文略先生攝,鍾易理先生提供)以及 1973 年「永裕」代書處(圖右,林女士提供),是筆者看過唯一有英文招牌的代書處。

YouTube 上偶見一頻道,內容深入淺出講述香港的發展史,看到一條「東方柏林圍牆」影片講述歷史上幾次「逃港潮」,憶起外祖父母從前常常與我分享的鄉間軼事,感觸良多。若大家曾與家中現年 80 歲以上的長輩探聽過前半生的往事,不難發現他們的故事簡直猶如一輯輯亞視「民國神劇」,不如戲劇犯駁,更有血有肉。筆者親祖父早逝,未有機會了解太多祖上的細節,可能正因如此,我對別人的故事更感興趣。

著名攝影大師鍾文略的公子 Stanley 曾在 Facebook 上載一張攝於 1957 年灣仔二號警署的照片,相中主角是一名代書先生,名為林敬達。通過互聯網,林先生的獨女成功聯繫上同為攝影師的鍾先生,延續兩父半世紀前結下的一面之緣,筆者亦因此有機會與林女士了解當年灣仔的代書行業。

林禮稠,字崇舉,廣東新會石咀人,出生於石咀的一個書香門第。林先生有兄姐各一,為家中么子。據他生前所述,石咀林家人才濟濟,大哥能夠憑空靠記憶臨摹書畫名作,可惜英年早逝,30 出頭已經辭世;另有一位同輩兄弟也曾於「歡樂今宵」表演左右手同時書寫鏡面書法的特技,惜已找不到當年錄影片段。據林先生的日記所述,高中畢業後不久,因戰亂禍事,已婚的他隻身於 40 年代來港,望能賺錢糊口;來港過程也與當年的其他人一樣一波三折,從鄉親處籌得盤川,得以抵達廣州省城,又幸得熟人借出港幣 4 元,才得以乘坐火車到港。但孑然來港的林氏,舉目無親,曾當過泥水工人,也試過賣麵包維生,最後於灣仔落腳,易名「林敬達」,以「代書」成為終生事業。

林敬達先生卡片原稿(圖左,林女士提供)、「永裕」代書處招牌修復版(圖中)以及 1976 年新春前夕(圖右,林女士提供)。

林先生代書處「永裕」設於灣仔道及莊士敦道交界,接連另外兩個寫字檔口,包括偶爾在網上看到的「啟泰」。聞說三位代書人均為同鄉,卻因同行關係而不甚來往,可謂耐人尋味。當年來港的有目不識丁的勞動人口,當然亦有很多知書識墨的知識分子,寫字處充當了與親人書信溝通的必要角色,同時文化不高的商人也能請先生代寫招牌。與香港各地的書信寫字處不同,莊士敦道三個寫字檔主攻招牌大字,雖然以「各體書法」和「中英美術」作招徠,但始終還是香港招牌主流的「北魏楷書」最受歡迎。

雖然林先生性格比較沉默寡言,但每當聽到其他人誤稱其為「小販」,心中都會無名火起,嚴詞反擊。當然,大部分市民還是對代書人十分敬重,更有專稱他們為「阿 Sir」一說,畢竟識字人口只佔當年少數。「永裕」幾乎年中無休,乃至林先生晚年亦始終如一,大半生以筆墨換來安穩生活。後至 70 年代末,影印機普及,按尺寸收費的代書服務大受打擊,很多人求寫小字,再用機器放大,嚴重打擊寫字先生的生計;再至電腦普及,電腦字體及新式招牌工藝隨之而來,「寫大字」也逐漸式微。

1975 年某商號租約期滿大清貨大字(圖左)以及 1992 年「永裕」代書處(圖右),背後代書作品數量大不如前,可見行業式微;照片由林女士提供。

香港舊日的城市風貌,是眾多歷史事件的因緣際會,眾多嶺南文化人、工藝人聚首,與西方文化產生的化學作用,結果也可謂空前絕後。林禮稠先生的故事是上世紀中葉廣東移民的一個寫照,以血汗和青春鍛造「東方之珠」。作為後輩,除了思考保育和傳承,我們更應借鑑他們的故事,反思又一亂世,該當如何自處。

筆者正在書寫一書有關上世紀中葉的「代書」行業,如有任何前輩家屬、知情讀者等,請務必聯絡本人,不吝賜教,不勝感荷。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筆者為英國回流創意媒體人,設計學院客席講師;並希望利用「圓融載物」專欄與讀者游走於美學與設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