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遇見的衛斯理村,與英國神學家衛斯理

A+A-
1955 年衛斯理村建立時的風景,以徙置平房組成,可安置多達 500 名貧民。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1963 年,倪匡以筆名衛斯理開始寫科幻小說,洋洋灑灑寫 156 本書,但原來衛斯理之名得來相當隨便,只因倪匡坐巴士經過大坑道的衛斯理村,覺得譯名「古怪」,適合科幻題材。他當時還不知道,衛斯理村之名,來自 18 世紀英國神學家衛斯理(John Wesley)。究竟這條村何以出現?具體環境又是如何?

1949 年後,數以百萬中國難民湧入香港,倪匡就是茫茫人海其中之一,於 1957 年 7 月抵達。殖民政府起初以為,待到中國政局回穩,難民自然離開,以致未有妥善的安置措施,公共房屋政策亦未成熟,慈善團體於是承擔起初期的救濟責任,當中不少有天主教及基督教背景,他們在市區興建多座以徙置平房組成的村落,包括循道與衛理公會建立的衛斯理村。

1788 年英國畫家 William Hamilton 筆下的衛斯理。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當年香港尚有循道公會與衛理公會之分,分別代表英國與美國背景,但其實兩者同屬基督教循道衛理宗,會祖正是神學家衛斯理。在其身處的 18 世紀,英國聖公會愈益傾重儀式,服務上流階層,與工業革命下的勞動階層脫節,神職人員亦被指控靈性低落。身為牧師的衛斯理卻走入群眾,以情感豐富的方式在英美講道,強調屬靈生活,雖則被聖公會排擠,但發起的循道運動卻成功復興福音派,創立的循道與衛理公會仍然是英美數一數二的福音派團體,並先後立足香港。

衛斯理村的基督教烏托邦願景

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邢福增在論著「願你的國降臨 —— 戰後香港『基督教新村』的個案研究」指出,早在 1953 年石硤尾大火前,香港衛理公會已經向衛理海外救濟委員會申請資助,為難民興建「基督化村莊」。同年 12 月石硤尾大火,加快了建村計劃,港府翌年撥出港島掃捍埔山谷地段予循道與衛理公會興建衛斯理村,具體村務由衛理公會負責。

1955 年 5 月 28 日「華僑日報」報道衛斯理村成立,循道公會教友可申請入住。

1955 年 4 月衛斯理村峻工,全村提供 80 個單位,每單位室內面積有 235 平方呎,有正房和廚房,合共可安置 500 人,每單位月租 15 元,另加政府稅款。相較政府在石硤尾大火後興建的徙置大廈單位,衛斯理村生活空間已比較寬大。

有瓦遮頭之餘,還要解決居民的經濟和精神需要,所以衛斯理村在 1957 年開設兒童會提供基礎教育,兩年後獲批准改組成立衛斯理堂小學,學費每月 6 元,以貧苦學生為服務對象。時至 1963 年,學生人數增至 500 人,畢業後可申請助學金以繼續升學,同時開設幼稚園。

除此以外,衛斯理村亦有開辦診所,提供廉價醫療服務;創立過製品公司,讓婦女可以在家做手工,以各家庭「自助自給」為目標,主要產品有睡衣及檯布,其刺繡品十分受歡迎,成品主要運往美國教會銷售,部分亦會寄賣尖沙咀街坊福利會。1961 年村內正式開設衛斯理堂教堂,提供主日崇拜及其他宗教事工,積極在木屋區傳教。

衛斯理村與其他基督教新村的初衷,都是為著實現「基督教化社會」,衛斯理村租約附注如此寫道:「希望基督徒之,信、望、愛,精神能充滿於各家庭,並望各家合作,創造一基督化之衛斯理村」。「英文虎報」(Hong Kong Standard)還報道,衛斯理村無賭博、無鴉片、無非法活動,堪稱「典範」。但邢福增分析坦言,實際情況不如理想,普遍村民對教會有好感,但宣教活動很快到達瓶頸,教會作為新村管理人,亦不時淪為村民抗爭對象,租務糾紛與村民佔用資源都頗為常見,基督教無法解決上述問題。

這就是倪匡在 60 年代初路經的衛斯理村,當年正處於發展鼎盛階段,但到 60 年代末政府清拆木屋區起,衛斯理堂教友開始流失,村民其後亦開始陸續遷出,1988 年衛斯理堂結束服務,標誌著衛斯理村完成歷史使命。如今的衛斯理村,只剩下荒廢的社區會堂及幼稚園等營舍建築,以及曾經啟發倪匡創作的大坑道入口,拱門上印有四個大字「衛斯理村」。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