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俊:復興香港臘味,由屋企做起

A+A-

可能是生理需要,入冬後,身體特別想要點油香,一大盤熱辣辣的臘味煲仔飯最能解饞。只恨香港的冬天太短,能吃臘味的日子愈來愈少。幸好新年前後天氣漸涼,是適合吃臘味的時間。

現在是農曆 12 月,古人稱為「臘月」,是歲末祭祀之時,奉上打獵得來的珍禽以祭天地,後來伸延開去,把肉類醃漬風乾,在冬季供臘月儲糧之用,也稱為「臘」。華人製作臘味,多就地取材,各種肉類或魚類皆可製成臘味,醃料都以酒、鹽、豉油和糖為基本。傳統風乾方法自然以日曬為主,但湖南以南地區因潮濕關係,日曬以外,還愛用炭火烘燒,不少農村都流行將臘味掛在廚房灶頭上煙燻,燻出濃濃香味。

記得小時候,親戚來港,愛買臘味回鄉,每家商戶都標榜「香港製造」,那年頭香港出品的臘味是信心標誌,當時奇怪中國地大物博,農村多,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怎會是信心保證?後來知道廣東人食制精細,吃臘味自有心得,在二戰前後,不少人才逃難到港,其中臘味師傅自成一派,來自江門市的禮樂人,以及中山人,都善於做臘味,口味偏甜,多在上環至西環一帶,在唐樓天台自設生產線製作臘味。另一批是東莞人,活躍於香港北部地區,常製作東莞式臘味如鴨芙翅、晾肉、厚街臘腸等。

只是往後發展,政府嚴格監管廠房,天台曬臘味的風光不再,碰上大陸改革開放,成本低,由大陸生產的臘味大規模供港,價錢便宜但質素參差,令很多人怕吃臘味。其實做好臘味,不外乎心機和手工,以臘腸為例,肯用天然腸衣,即粉腸內的薄膜,自然勝過用又硬又難消化的人造腸衣。豬肉,能用優質冰鮮的,必較劣質急凍貨為佳。調味都是糖、鹽、豉油、五香粉及玫瑰露的混合,可用較好的永利威玫瑰露,自有其酒香。灌腸時,要用細針輕刺腸衣,排走腸內多餘空氣,臘腸才有咬口而鬆軟,這些小工夫,半點不能省。

能夠做好細節,香港製作的臘味,在世上仍有立足之地,只是全球城市都在擴張,孕育臘味文化的農村一直縮小,鄉村風味不再,猶幸香港人近年愛上自家曬臘味,一塊塊臘肉臘鴨掛在窗前,或在租借的農地上日曬。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秘方,偶有失手便改正調味分量和風乾時間,如當日醉心研究臘味的師傅一樣,一個行業需要很多人盡心盡力再組合成一個群體,一樣手藝要留存,要忘記年月的考驗。在不順心的日子,或者可以鑽研臘味,忘卻現實的分分秒秒。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出版社和書店創辦人。曾編寫《本土情味 —— 香港百年飲食口述歷史》、《香港經典小食》等書籍。不專心飲食者,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