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年智利軍艦訪港記

A+A-
於智利的「巴克達諾將軍號」。 圖片來源:Wikimeidia Commons

19 世紀末,香港已經發展成東亞一個重要港口,吸引世界各地訪客。英國盟友的軍艦也會到香港停靠、補給,甚至作軍事交流。1900 年 11 月,香港就迎來南美稀客:智利海軍訓練快艦「巴克達諾將軍號」(General Baquedano),惜船上一名海軍候補少尉克魯格(Carlos Krug)不幸在港病故。該次訪問被視為香港與智利友好的標誌。

在 19 世紀初,英國已是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佈世界,儼如第一大的海上霸權。另一邊廂,智利雖然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不過西班牙已經步向衰弱,無以維繫龐大的殖民帝國。英國一直希望把影響力擴展至南美地區。1810 年代智利人發動獨立戰爭,英國也有提供支援,一班英國人更遠赴當地幫忙組織海軍,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克倫伯爵(Lord Cochrane),他成為智利首任海軍中將,為義軍建立一支現代化英式軍隊。

智利立國後,兩國繼續保持關係,智利會從英國採購現代化軍艦以充實海軍戰力。到 1890 年代,智利海軍意識到需要新訓練艦,當時他們只有一艘陳舊、重 2,100 噸的護衛艦 Abtao,和另一艘已經受損、重 600 噸的砲艦 Pilcomayo。於是到 1897 年,智利海軍就向英國紐卡素造船廠 Armstrong Whitworth 訂做了這次故事的主角「巴克達諾將軍號」。在此之前,該廠也曾為智利政府建造裝甲巡洋艦 O’Higgins

由於「巴克達諾將軍號」要到南極水域執勤,船體為鋼制並且鑲銅,在水線上方 3 呎處再加上 3.5 吋厚的木板。全艦總長 240 呎,排水量 2,300 噸,配置四門 4.7 吋的現代化速射炮、各款 12 磅和 6 磅炮、兩座水冷馬克沁機槍,甲板上也有適用於 18 吋懷特黑德魚雷的魚雷發射管,令「巴克達諾將軍號」成為一艘合規格的小型炮艦。1899 年 8 月,智利駐英臨時代辦 Aurelio Bascuñán 簽收新艦,「巴克達諾將軍號」在 1900 年 3 月抵達智利。

「巴克達諾將軍號」經過悉尼。 圖片來源:Museums of History NSW

大約 5 星期後,「巴克達諾將軍號」就在大西洋各地試水遠航,先後到達復活島、溫哥華、三藩市和夏威夷。1900 年 11 月 3 日至 12 日,「巴克達諾將軍號」訪港,是其於亞太區的第一個停靠站。不過,軍艦抵達維多利亞港後數天,船上的海軍候補少尉克魯格就發燒病故。他在 1881 年生於瓦爾帕萊索,病逝時只有 19 歲。他身後安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亦是至今唯一一位在執勤時,死於亞洲的智利海軍。

「巴克達諾將軍號」經過 10 個月航程後,從悉尼返回智利。此後「巴克達諾將軍號」都在執行遠航任務,直到 1935 年停役,走訪了超過 100 個港口。而克魯格並沒有被在港智利人遺忘,2017 年 5 月 21 日的國家海軍日,一班智利軍官和領使館職員就出席宗教儀式,紀念克魯格。智利駐港總領事阿爾塔薩(Mario Ignacio Artaza)曾撰文,指出「巴克達諾將軍號」標誌著智利和香港的深厚關係;智利亦是香港第一位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南美夥伴。

香港海事博物館展出了「巴克達諾將軍號」的模型,歡迎公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