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仙蹤」:開創美國童話的奇幻歷程

A+A-
1939 年改編的電影「綠野仙蹤」劇照。

美國童話故事「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童話之一,名氣往往蓋過原作者鮑姆(L. Frank Baum)本身。究竟在 19 至 20 世紀之交,鮑姆是如何創作出這部經典名著?當中有甚麼現代元素,使其有別於古老的歐洲童話?

攝於 1911 年,年屆 55 歲的鮑姆。 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 photographic archive, UCLA Library

鮑姆出生於 1856 年,其長大的紐約州中西部俗稱「火燒區」(Burned-over District),是美國宗教復興運動的歷史現場,使得他接觸到 19 世紀末五花八門的靈性運動。美國作為年輕新國度,迎來新興的女權主義、新科技加速發展、小商販不良營銷充斥市面,改寫著整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古老的格林與安徒生童話已經無法觸動新生代,新生代需要寫出自己的故事。年輕時鮑姆便曾經向胞姐豪言,他將會寫出「能夠讓我成名的偉大小說」。

綜合美國作家 Evan I. Schwartz 撰寫的 Finding Oz 與英國作家 Rebecca Loncraine 撰寫的 The Real Wizard of Oz 兩部傳記描述,鮑姆父親靠油田賺錢,使家庭物質生活充裕,但鮑姆成長路比較崎嶇 —— 他在 12 歲時被送到軍校,被迫接受嚴格的紀律訓練,結果在一次受到鞭打後疑似心臟病發作,被迫退學;鮑姆轉至高中上學,卻又未有順利畢業。

到鮑姆投身社會後,他嘗試過不同職業,有養雞、寫劇本、經營戲劇公司,以及創辦生產潤滑油的公司。雖然生活相當混亂,工作也毫不穩定,但鮑姆從中發現,最大的滿足感來源,是演戲與創作劇本。1882 年,鮑姆與女權運動領袖之女莫德(Maud Gage)成婚,其後舉家遷至南達科他州,經營過市集、創辦棒球俱樂部、為報館採訪報道、為百貨公司購買餐具,勉強使家庭脫貧。

1900 年出版的「綠野仙蹤」,由著名插畫師 W. W. Denslow 繪畫插圖。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描寫意識轉變的故事

劇場與報業經驗為鮑姆奠定創作基礎,但他從未發表過引人注目的作品,直到 1898 年,年過 40 歲的他才以美國鄉間為舞台,寫出劃時代的「綠野仙蹤」。1900 年作品在著名插畫師 W. W. Denslow 插圖加持下出版,旋即洛陽紙貴,成為最暢銷的兒童讀物,甚至開創美國的童話故事類型。在此之前,美國兒童都是閱讀歐洲作品,本土未曾出產成功的兒童讀物作家,鮑姆成功令美國童話與歐洲分庭抗禮。

與美國兒童習慣的歐洲童話不同,「綠野仙蹤」文筆更貼地;角色性格通過他們的言行定義,而非作者的旁白,故事以道德教訓為潛台詞。當時「紐約時報」評論指,孩子們會「喜歡用色彩繽紛且新鮮的事物,以取代耳熟能詳的格林與安徒生老童話,以及那些長翅膀的仙女」。

但「綠野仙蹤」遠不止是一個童話,鮑姆既懷疑上帝存在,承認人類有缺陷,又同時肯定人類的神聖性。雖然魔法師是個騙子,真身不過是矮小禿頭的商販,但同樣是凡人的桃樂絲,卻通過內在力量實現自己的願望。Schwartz 認為,與其說這是「成長的故事」,不如說是「意識轉變的故事」—— 鮑姆展現出遵循自己內心行事與自立的力量。

鮑姆的文學遺產不限於此,他為「綠野仙蹤」寫了 13 部續集,並撰寫其他兒童書籍、詩歌與戲劇。他也是活躍的社運分子,支持婦女擁有選舉權。鮑姆就像童話中的魔法師,向美國人展現各種幻象後,自己的人生也走上童話故事般的結局。

鮑姆後來搬到了荷里活成立電影製作公司,以領先時代的眼光研究電影特效,但揮霍無度與電影野心毀了他。他的人生最終幕,預示投機過度時代的開端,他本身也淪為工作過度的受害者,1919 年體力不支下離世。「綠野仙蹤」版權經轉售後,1939 年改編成劃時代的荷里活經典,不但鞏固其在美國流行文化的地位,更為全球兒童所共知。

書籍推介

「綠野仙蹤故事集」(電子書)

作者: 李曼.法蘭克.鮑姆
原文作者: Lyman Frank Baum
譯者:陳婉容
出版社:逗點文創社
購買連結:https://readmoo.com/book/210271282000101

桃樂絲、錫人、稻草人、獅子,他們後來怎麼了?
小時候讀過的「綠野仙蹤」,原來只是一段冒險的起點……

譯者一人挑戰 14 部系列故事,獨立出版人接力出版!
全台灣第一套「無刪節版」「綠野仙蹤故事集」終於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