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國際郵覽台:同一年開埠的不同結局——由香港、沙撈越的開埠百年紀念郵票談起

A+A-

談及「開埠」這概念,在強調政治正確的今天,也可以充滿爭議。在港英時代,雖然割讓香港島的「南京條約」於 1842 年才簽署,但英國早於 1841 年佔領香港島,該年就被視為香港開埠元年。但主權移交後,基於中國強調香港「自古以來屬於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在北京眼中,也就不存在以 1841 年為「開埠」的空間,那只代表「英國佔領時代」的開始。1941 年,港英政府推出了一套「香港開埠百年紀念」郵票,設計十分精美、意義深遠,不同於當時常用的英屬殖民地通用圖案,而是專門為香港度身定制,是英屬香港郵票中的佳作。

stamp1這套郵票共計 6 枚,發行量 48 萬套,由雕刻版工藝製作,設計師為港英公務員鍾惠霖(Mr. William E. Jone),由 Bratlbury Wilkinson 印製。郵票都有英王喬治六世的「鵝蛋型」肖像,背景則是英屬香港時期的本土風景,包括香港街市、帆船和巨輪、香港大學、港口遠景、滙豐銀行、帆船和飛機,景色和今天已大不相同;一些建築物如舊滙豐銀行,已被拆卸重建。

與此同時,1941 年也是另一個地方的百週年紀念。這地方和英國、香港都充滿淵源,但不算是英國正式殖民地,那就是與香港隔海相望,馬來群島的沙撈越(Sarawak)。在 17-18 世紀,沙撈越屬汶萊蘇丹統治,英國探險家布魯克(Sir James Brooke)抵達此地、並協助蘇丹平亂後,獲贈沙撈越作回報,就成了罕見的白人土王(Rajah)。1841 年,布魯克正式建立沙撈越王國,王位隨後由子孫 Charles Brooke、Charles Vyner Brooke 繼承,是為布魯克王朝。

在布魯克王朝期間,沙撈越盛行的獵殺土著行為被明令禁止,布魯克家族致力令當地文明開化、與外界發展商貿,並從東亞(特別是中國)引入勞工,發展經濟,不少南方人經香港越洋去到沙撈越,兩地民間關係就此確立。布魯克三代統治者的「勵精圖治」,讓沙撈越從荒蠻落後之地,躍升為東南亞重要商埠,雖然也不無高壓和台灣,但還是頗受當地人懷念。

布魯克家族身為英國人,也是「心懷祖國」,沙撈越王國自 1888 年已成為英國保護國,但由於名義上仍是獨立王國,自 1869 年起,就一直發行自己的郵票。沙撈越郵票沒有英女王或國王肖像,有的只是自己的白人土王像。1941 年,布魯克王朝舉辦了盛大的立國百年大典,盛況在今天沙撈越博物館還能得見。

stamp2

當時香港和沙撈越都想不到的是,這個百年紀念後不久,大難就至。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同年日軍大舉進軍東南亞各地的英國殖民地、保護國,香港、沙撈越都是在 1941 年 12 月淪陷,經過 3 年 8 個月的日治時期。沙撈越甚至還來不及發行百年紀念郵票,最後是在戰後的 1946 年,才補出這一套印有三代白人沙撈越王的紀念票。

戰後世界,滄海桑田,沙撈越王恢復統治後不久,意興闌珊,就把國家交予英國,成為英國正式殖民地,後來再併入馬來西亞。香港經過短暫國際角力,國共兩軍都沒有奪取,也就回歸到英國管治,儘管戰時被囚禁的港督楊慕琦復職後提出了大膽的民主化方案,但因為不合英國大戰略,而被擱置。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