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九龍城寨進行曲(五)—— 九龍空間的界限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根據 1860 年簽訂的「北京條約」,九龍的界限是界限街,以北就是大清土地,直到 1898 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以後,九龍界限街以北就是新界。當然筆者想說的不是單純這個意義上的九龍,除了地理及建築空間的九龍以外,還有概念九龍的界線問題。今篇先講地理及建築空間的九龍。

概念的問題先擱下一邊,地理空間的界線並非一件容易說得清的事,否則中印不用在草地上愉快地互相掉石頭,以巴衝突也不會發生。地理空間牽涉權力的問題,在國家層面的話,是國土疆界的政治、武裝衝突;在城市的語境中,就是產權誰屬的糾紛。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中,曾經講過,二戰時的日本皇軍為擴建啟德機場,拆去城牆以當石材,令 6、70 年代大陸難民湧入九寨之際,雜亂的違章建築得以增生。由於九龍城一帶極度鄰近啟德機場(應該說啟德機場本身處於密集的九龍城區內),為確保飛機升降的安全,當時英政府規定附近建築物不得高於 45 米。九寨雖然都包括其中,但由於其特殊的歷史政治背景,英政府也沒有管治的立場。除了實際上沒有人想撞上飛機,不會往高空過分建設外,內部或者橫向的擴張,沒有外部機關能夠管轄。

飛機越過九龍城上空,攝於 1998 年(九龍城寨於 1993 年已被清拆)。 圖片來源:Lok Cheung/Flickr

城牆被拆去,但被稱為三不管的九寨地理空間都是有極限的,橫向發展無法伸出英土地的範圍。無法進行太高空的建築,橫向擴展也有界限,惟有內部增建 —— 這就是九寨成為迷宮城市的原因。日本建築學者渡邊俊一指出九寨的建築物增建有一定的模式,他列出了好幾種典型,而共通點都是互相水平連結、交疊,無視自身建築強度,互相依靠。於是一部分的建築成為另一部分的地台,維持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中。而當中最有趣的是,這些互相糾纏的建築裡,空間權利沒有明確的擁有者,完全依靠當事人的個別交涉。

沒有任何政治機關管理,沒有明確的擁有者,純粹由居民個別交涉,可以想象「九龍城寨」事實上不是一個被定義的都市。與其說存在一個明確的「九龍城寨」的空間,不如說是我們將「英殖民地」中空白區域定義為「九龍城寨」。以「中心 – 邊陲」式的權力結構觀看,九寨其遠離權力(帝國)核心的解構性,不難理解為何會被視為末世的典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