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騙案總有人中招?

A+A-
博奕心態,人皆有之。圖為日劇「信用欺詐師 JP」劇照。

詐騙的手法雖有千萬,唯獨利用貪念誘騙他人上當是歷久不衰。我們每天都會笑人家為何會聽信近乎笑話的謊言,但仍然有人以為自己跟「哈里王子」相戀,反問「為何新娘不是我」的同時,更匯款給王子,盼能使其不跟 Meghan 訂婚。為何這些笑話可以成為詐騙技倆,讓受害人乖乖就範?

加州斯克利普斯學院(Scripps College)心理學教授 Stacey Wood 研究詐騙者的常用技倆,以及最有可能受騙的人。究竟為何有人能成功避開,但有些人卻會成為詐騙中的犧牲品呢?Wood 與同事以中獎通知作餌,試圖找出答案。

詐騙愈來愈易

以往的騙局通常是由規模相對較小的在地集團操控,需要面對面進行,像是虛擬的房地產投資研討會等。但近年來,隨著技術成本降低,更容易接觸到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詐騙已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全球犯罪活動。

美國商業組織「商業改進局(The Better Business Bureau)」在過去 3 年,接獲涉及近 3.5 億美元抽獎及彩券詐騙的投訴。為了研究普羅大眾受騙的因素,Wood 和研究合著者重新檢視了從美國郵政檢查局(Postal Inspector’s office)所得的 25 個「成功」騙局內容,以了解成功騙局的共通手法。

他們經常會假裝成正當企業,利用熟悉的品牌名字提高可信度及「權威性」,又用當地的區域代碼增加說服力,或聲稱推廣具時效性,要受害人在限期前回覆,以增加其動力。Wood 與同事所看到的詐騙信件都非常「專業」,信件色彩豐富,附有獎金、獎品,以及過去「獲獎者」的照片,而且內容更像是正式的商業文件。

為何有些人會易於上當?

他們以此為框架,製作了 4 個版本的中獎通知,告知消費者他們是「贏家」,得到 5 萬美元,「得獎者」需要聯絡中介,提供獎金的「啟動號碼」。團隊將信件隨機分配予實驗參與者,並評估參與者「被騙」風險的因素,例如是否精於數學及數字、孤獨或低收入等。

在第一個實驗中,211 名參與者要表明他們聯絡中介並報上啟動密碼的意願,研究人員其後要求他們以 10 分為滿分,評估回覆電話的好處和風險,並填寫一份確定他們數學水平、社交孤立度、整體狀況及財務狀況的調查。

實驗中 48% 的參與者不論收到哪類型的信件,都願意為了該啟動號碼而撥打電話。他們受教育的年數往往較少、比較年輕,傾向將打電話回覆評為低風險,並將回電的好處評為高。

第二個實驗則有 291 個人參與,研究人員沿用第一個實驗的信件,但有一半信件提及需要付啟動費,若需要啟動他們的獎金,就必須支付 5 美元的費用,還有一些人要付 100 美元。另外一半信件,除了最後詢問參與者的財務狀況之外,與之前的實驗沒有分別。研究人員假設願意主動聯絡,並支付 100 美元的人特別容易墮入此類騙局。

兩個實驗中,會回電話的消費者都認為,得到利益的可能性高於風險。即使設有啟動費,仍有 25% 的參與者表示願意打電話,當中更超過 5 分之 1 參與者的啟動費為 100 美元。

過往研究普遍認為老年人較易被騙,但相反,兩個實驗中對回電感興趣的消費者,在年齡、性別或其他統計數據上都沒有顯著差異。雖然約 60% 的人認為邀請可能是騙局,但他們評估當中有利可圖。事實上,這些預付費詐騙也可算是彩券的一種,不過入門成本低,失敗的可能性高。雖然消費者都很謹慎,但他們沒有完全抹殺獲得巨額回報的可能性,有些人更顯然願意承擔風險。最終若發現中獎通知真是騙局,消費者仍是會高估自己能全身而退的能力。

對於如何處理詐騙,Wood 提醒,現行已有服務及應用程式幫助篩選詐騙電話,及預防已知的騙徒。而大眾面對點擊網站,或以任何方式回覆可疑邀請時,亦需謹慎,若認為有風險,就不應為此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