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工作的「假期後症候群」,如何重拾「正常」生活?

A+A-
假期過後,又要返工了。 圖片來源:Frédéric Soltan/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假日過後,縱然萬般不願,為了生活還是要重新投入工作。但剛返回工作崗位的你,總是心不在焉,一臉失落。

請放心,你並不孤單。「假期後症候群(post-holiday blues)」十分普遍。人的心理狀態,在假期節日期間,經歷強烈的情緒、壓力爆發,身體亦要由相應的放縱模式,調整到回復日常的工作狀態。美好時光的終結亦容易引起人的感嘆。既然日常生活已成眼前事實,儘快回復精神,才是上策。

假期後症候群可以在聖誕節、新年等假期之後開始,但實際取決於人們的慶祝時間。在重大日子如畢業、婚禮及節日前的期待、壓力,會讓人體進入高峰狀態。心理學家 Eileen Kennedy-Moore 認為,在這些活動過後,血液中的皮質醇突然下降,可能是情緒失落的原因。

亦有心理學家用「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s)」這種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解釋假期後的情緒落差。例如教師審閱一篇學生的精彩文章後,珠玉在前,或會對其他水平文章的評閱更為嚴格。至於「假期後症候群」,觸發的原因可能是重返職場。「英國廣播公司」曾有調查發現,76% 的英國員工認為自己的壓力水平,在重返工作的首週內飆升至假日前的高位。由於大腦要在完全不同的生活體驗間作調整,節日期間比平日更大的期望,與不怎麼令人振奮的假後工作構成「對比效應」。由此,即使平日的工作其實與假後工作一樣,但「對比效應」令人誤認為,節日過後更為沮喪、無聊。

逼車,也是要接受的現實之一。

一般而言,「假期後症候群」並非甚麼嚴重的抑鬱症。但在「患病」期間,有沒有方法可使自己提早康復?

南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家 Nicholas Joyce 認為要培養接受心態。他指「接受」涉及分辨甚麼是真實的情況,而非著眼於自己希望的事情。假如拒絕接受現實,並繼續希望事情會有所不同,最後可能令自己更陷入起伏不定的情緒中,而且每年如是。在假日過後,「現實」是回歸工作,「希望的事情」或許是繼續放假狂歡慶祝,但沉淪於「希望的事情」實際上無補於事。如能接受現實,目前工作的阻力便有所降低。

接受現實後,可以用行動重新調整自己。加拿大臨床心理學家 Jillian Haydicky 指,擊退「假期後症候群」的簡易方法是,回到正常的睡眠及飲食習慣,並做運動。「經常運動對改善憂鬱的某些症狀非常有效。」飲食亦要健康,避開加工食品及單糖食物。含糖食物與情緒低落有關,過量的糖會使人煩躁、疲倦。此外,亦可多喝水,避免或限制酒精、咖啡因、含糖飲品,這些飲品會影響睡眠質素及情緒。

最後,回歸日常之餘,其實亦可為自己製造一些生活中的不平凡。人們可以訂下一些活動和目標,以對抗當下的平淡。目標需要合乎現實,但亦不妨大膽一點,例如學習一門外語、掌握一項新運動等,令人對未來的日子抱有期待。Haydicky 亦建議安排一些值得期待的活動。「即使只是一些小事,如讀一本好書、與朋友家人一起看電影,都有助我們度過這個過渡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