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郭子健與黃鐦:用香港特色,跳出本土

A+A-
黃鐦與郭子健的「刺殺黃大仙」電影計劃,入選第十七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早前為此接受 *CUP 訪問,分享合作的契機。

有前輩講過,香港人拍唔到衝出香港既電影,拍黃大仙冇(外地)人會睇。所以我就想以『黃大仙』出發,諗一個有吸引力既戲名。

影壇大哥的一席話,令新導演黃鐦受到「啟發」,構思出「刺殺黃大仙」這個電影計劃。故事講述解籤學徒乘師傅跌傷休養,聯同好友擅自替信眾解籤,而他們發現藉著人為的「運氣」,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於是企圖透過「改運」,阻止區議員通過「VR 活化黃大仙」這項大白象工程…… 

從本地的求籤文化,講到「運氣改變行動」,感覺有點神怪跳脫。但去年郭子健看過大綱,隨即接下監製一職。「我直覺很喜歡戲名。」他毫不猶疑地回答,然後說起曾與葉偉信及林敏聰亂編的電影名稱,像是「特務菲傭」和「盲俠騎劫隱形客機」,愈是衝突愈是搶眼。「當我看到『刺殺黃大仙』,就想起那種玩味。黃大仙是拿來拜的,你卻說要刺殺。」

圖片來源:「刺殺黃大仙」前導預告/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

另一個吸引郭子健的地方,是戲中對運氣的探討。「有些事好像冥冥中注定,但其實亦可因應個人意願來改變,甚至感染身邊的人。我自己也試過這樣『改運』。」說的是 2000 年入行之際,圈中人正對前景感到無望,認為他這樣做是浪費青春,加上自己並非本科出身,「無論是大環境的運氣,還是我個人的能力,都很差」。當時廿幾歲的郭子健選擇以意志「改運」:

我日日夜夜都同自己講,我一定得嘅!有一日我一定可以做到!跟住我日日睇 Rocky,日日睇「大時代」。

郭子健笑言,他就是這樣催眠自己,一步步朝目標前進。2007 年,初次執導的「野.良犬」廣受好評,其後憑著「青苔」、「打擂台」及「救火英雄」,獲得多個電影獎項,無疑是成功「改運」。而「刺殺黃大仙」描述主角如何透過人為的運氣,影響他人決定,正對了他的口味。「人對抗命運是一種典型的電影類別。這是永恆的題目,也是我很喜歡的類別。」

但要開戲,絕不容易。若無老闆賞識,即使找來了「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的黃綺琳為編劇,題材再好也不過紙上談兵。幸運的是,「刺殺黃大仙」入選今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將於這個大型電影融資平台,與投資者、製片人、發行商和買家等洽談,尋找合作夥伴及籌集資金。HAF 還設有「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大獎」、「烏甸尼 Focus Asia 大獎」及「香港畫天青年導演大獎」等 17 個獎項 ,表揚最具潛質的計劃。

黃鐦坦言視郭子健為偶像,認為「殺入黃大仙」符合郭氏的跳脫風格,主動邀請對方合作。
郭子健堅持,拍電影不能將貨就價、得過且過,以無錢當藉口。無論預算多少,都要合乎美學標準。

黃鐦雖然憑著短片「鬆鬆那年」和「Harshlight」,入圍多個電影節競賽單元甚至獲獎,亦有參與廣告及電影製作,卻未有機會拍攝長片。這次入選 HAF,他感覺「距離開戲前進了 2 萬分之 1 步」,只是面對本地及海外投資者,難免緊張。「好像出了公海,可能很多機會,亦可能被人摧毀。但我會盡量表達自己的想法,希望打動他們。」

郭子健相對淡定多了。他在 2010 年便以導演身份,憑「魔法幻影」入圍 HAF 並且獲獎。縱然因製作問題,計劃至今仍在籌備階段,但當年參與 HAF 的經歷,讓他印象深刻。「在 HAF 的好處是,你可以很直率地,把自己想做的事和做得到的事,跟前來和你見面的人分享,讓他們感受你的真誠,了解你的計劃有沒有可能實行。」

「刺殺黃大仙」的製作預算為 100 萬美元,能在 HAF 籌集多少,仍屬未知之數。不過郭子健認為,入圍已是一個希望,真正拍戲倒是「豐儉由人」。他說拍「野.良犬」只有 300 多萬,所以絞盡腦汁,以求盡善盡美;近年有過億預算拍「悟空傳」,卻為拍出 2、3 億巨製水準而更拚命。而這次「刺殺黃大仙」獲得肯定,令他確信充滿香港特色的故事,才是港產片的魅力所在。

我哋成日用「本土」呢個字眼框死咗自己,以為搞呢啲嘢就淨係俾香港人睇。但我成日覺得唔喺,呢條法則其實去到荷里活都一樣。只有愈有當地特色嘅嘢,愈有作者嘅風格,之後去到一個更加大嘅世界,先能夠俾人知道,你係一個乜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