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平面照片現浮雕美 Fotomo 紀錄香港點滴故事

A+A-
葉家偉用 Fotomo 的藝術手法,立體地將小店、舊式街道再現人前。

我們以照片記住美妙、珍貴的剎那。若要更具體,可以怎樣呈現,才能讓人震撼,甚至有親歷其境的感覺?葉家偉(Alexis Ip)於 2004 年開始以 Fotomo 創作,砌過藍屋、西洋菜街、香港小店、攤檔等,作品「藍屋」及「舊記憶」入選 2005 香港藝術雙年展;攝影浮雕「香港影像:花園街」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 2009。由平面照片到立體影像,賦予照片新的生命力。他說:「慢慢我發現這(Fotomo)與香港的歷史或社區有關係…… 真的好唏噓,一切變化得很快。」

老師遇上 Fotomo

  • 葉家偉形容,Fotomo 要營造宏偉的效果,就要做到有錯落,即有高低、起伏及對比。

Fotomo(攝影模型),是以相片製作出來的模型,由 photo 的近音「Foto」和「Model」兩個字組合而成。這個概念源於日本攝影師糸崎公朗,他以日本街頭為拍攝題材,然而相片只能有 2D 效果,但傳統的「3D 模型」卻欠真實感,於是把兩者結合,創作出 Fotomo 的藝術手法,意念在當時相當新穎。葉家偉是中學視藝科教師,先後跟隨陳國光老師、陳松江老師及朱達誠老師學習陶藝及雕塑,直至 2004 年帶學生去看糸崎公朗的 Fotomo 展覽後,啟發其對創作及教學上的嘗試。他將糸崎公朗的 Fotomo 手法加以修改,希望讓學生能以此途徑接觸藝術,嘗試創作。他笑言,作為一個藝術老師,創作也十分重要,不斷創作才可推動自己有更廣闊的想像,也可構思生動的教學。

製作 Fotomo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定一個場景,將畫面分成多格後拍照。每張相片各沖曬三張或以上,然後利用工具把物件切割,以硬咭紙作分隔及一層層搭上拼貼,營造立體效果。他說:「這就好像一層一層的浮雕,一般都會有四、五層,六層也已經足夠。要做到有效果,就是要做到有錯落,即有高低、起伏及對比,才可營造宏偉的效果。有做雕塑,空間感強,即立體思維強的人會容易上手,但其實亦可以熟能生巧。」

藝術品背後的保育意義

直至葉家偉得悉中環伊利近街的大排檔要清拆,民園麵家因持牌人過世,麵家業主無法繼承牌照而結束營業,他因此前往食店並拍下照片。怎料,當他下星期再去補拍時,該地卻已清拆。「旅遊發展局將此地成為其中一個旅客觀光景點,但食環署卻要清拆,於是我發現,這些作品也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及與社區有關。」此後,他教授學生 Fotomo 時,會要求學生多一點,如訪問店主、了解當中的故事。他認為發掘背後的故事,比創作更重要。

為何會拍下小店、舊式街道為主?「特別是油麻地新填地街有很多舊樓及小店,我覺得小店十分有趣,有不同的特色。簡單來說,油麻地的 7 仔與灣仔的 7 仔可以一樣,但這些舖頭每間也不一樣,琳瑯滿目的物品掛在門前,並只有老闆才知道物品的擺法。」其後,已逝世的石硤尾「雪糕伯伯」黃廣,花園街排檔大火前的街景,亦成為他的作品之一,「好像在看一個歷史片段,我影過其他地方,如台灣、澳門,但香港的景像,你可以感受到當中的連結,感覺強好多」。

去年,葉家偉的作品曾於 Affordable Art Fair 展出,今年則與英國攝影師 Keith MacGregor 合作。Keith MacGregor 深深為霓虹燈著迷,2002 年曾出版以霓虹燈為題材的攝影集 Neon City, Hong Kong, at Night,往年以 72 歲之齡,在香港展出一輯名為「霓虹幻想(Neon Fantasy)」的作品。是次與葉家偉合作,MacGregor 拍下霓虹燈街照,二人最後選出銅鑼灣、灣仔及旺角的作品,以 Metallic Paper 沖曬照片後,由葉家偉以 Fotomo 的手法製成作品,他將會如何立體地把景像呈現出來?

與 Keith MacGregor 合作的作品之一。

展覽詳情

日期:5 月 17 日至  5 月 19 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購票及詳情可瀏覽:affordableartf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