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預測頻頻失準,問題在於迷信理論?

A+A-
2011 年 8 月 4 日,投資者大舉拋售美股後,紐約證券交易所內的情況。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時會有經濟師及經濟學家現身財經新聞,為公眾預測未來經濟動向,但無論專家是如何享負盛名,都未能為預測帶來保證。他們要不是無法預見金融危機的來臨,就是虛報經濟衰退預警。美國歷史學家 Peter A. Coclanis 撰文分析,把經濟預測頻頻失準,歸咎於經濟學家過分依賴數據和理論,忽略分析的關鍵基礎 —— 經濟史。

他舉例,2016 年 11 月杜林普當選美國總統當晚,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撰文,預測全球經濟即將陷入衰退,全球市場會從此一蹶不振,但事隔近 3 年還未應驗。

克魯明預測失準並非個別例子。2006 年 11 月,卸任聯邦儲備局主席的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預料,房地產市場低處未算低,「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頭」,但預言同樣落空。

回顧上世紀,這樣的失準預測同樣不勝枚舉。經濟學家 Ravi Batra 在 1980 到 90 年代撰寫過多部暢銷書,但錯誤警告 1990 年及 2000 年爆發全球經濟衰退;1992 年經濟學家 Lester Thurow 出版暢銷書 Head to Head: The Coming Economic Battle Among Japan, Europe, and America,揚言中國「在 21 世紀上半葉不會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如今卻成為與美國較勁的重要經濟體。

當有眾多經濟學家的預測落空,便難免讓人推測,問題是否出於經濟學分析本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森穆遜(Paul S Samuelson)曾諷刺經濟師不時虛報衰退預警:「在過去 5 次經濟衰退中,華爾街預言過 9 次衰退。」

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歷史才是經濟分析基礎?

要改善經濟分析預測的準繩度,Coclanis 以歷史學家身份建議,經濟學家必須借助歷史。他認為經濟學與歷史學絕非互不相干的學問,只是主流的社會科學發展,有意無意間貶低歷史及歷史導向研究的價值。以致普遍經濟學家相信,歷史研究只針對個別史例,不夠理論化,所得結論難以放諸四海,結果往往忽視其參考價值。於是乎,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的學問,在當今經濟學界中同樣位處邊緣。

但經濟學界並非一開始便是如此,上世紀初的著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 1954 年出版的遺作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中提醒,經濟學分析之所以「科學」,關鍵在於掌握三大分析工具:歷史、統計、理論。「三者結合成我們所稱的經濟分析…… 在這些基礎範疇中,經濟史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部分。」

換句話說,即使統計和理論能夠解釋經濟現象,但每當有問題擺在眼前,我們亦必先將其抽絲剝繭,系統地研究問題發生在「何時」、「何地」、牽涉「何人」等來龍去脈,這正是歷史研究所長。文章認為,如今經濟學家普遍不著重這些歷史細節,容易在基礎資訊有偏差的情況下,草率地把問題訴諸於統計及理論分析。

文章相信,假如經濟學界能夠多參考歷史案例,會有更多經濟學家能夠預先洞悉到 2007 至 09 年的金融危機。正如經濟學家 Carmen Rinehart 和 Ken Rogoff 所指,這次危機絕非史無前例,其模式有先例可循。

Coclanis 強調,自己絕非輕視經濟預測的艱鉅,但相信在統計和理論分析之前,歷史研究是預測工作的關鍵基礎。所謂歷史思考,包含時間及語境的維度,背後同樣有大量實證支持,絕對有助改善經濟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