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連結社群的工具

A+A-
7 月 14 日沙田反送中遊行期間,警方指網傳有人計劃使用汽油彈。 圖片來源:香港警察/Facebook。

近來香港出現「記者證現在特別降價優惠」、「有人計劃使用汽油彈」、「有警員被示威者鉗斷手指」等流言,經口耳相傳、網絡散播,不少人信以為真,令本已薄弱的社會互信更添疑慮。社會動盪不安,信任正逐步瓦解,網絡資訊氾濫,如何明智地辨識流言,成為人人必備的重要技能。日本中央大學教授松田美佐所著的「流言效應」(うわさとは何か ネットで変容する「最も古いメディア」),研究了流言的特性、效果和傳播方式等範疇,為大家在流言社會生存做好準備。

「流言效應」研究了流言的特性、效果、傳播方式等範疇;圖為書封。

作者在書中指出,流言是一種不必承擔責任的溝通與交流,傳遞的是模糊不確的資訊。流言雖含混,但並不一定錯誤,甚至可能在散播後逐步自我實現、創造出「事實」。最佳例子是有關銀行擠提的流言,當流言廣泛傳播,民眾、企業爭相前往銀行提款,抽走銀根,銀行流動性不足導致擠提的機會便會愈大,流言因而有機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現時普羅大眾對流言常有誤解,如認為不少人會輕易被流言誤導而陷入恐慌、只有被騙的人才會散播流言等。事實上,不少發佈者出於善意,認為流言有助朋友趨吉避凶,反映的是發佈者潛藏的不安情緒。抱著「姑妄言之,姑妄聽之」態度的接收者亦不在少數,亦有人礙於與發佈者關係,不便當面駁斥故聽之任之。流言成功傳播,不是因其真確無誤,更多是源於以防萬一的保守心態。

在傳播過程中,資訊會經歷「簡化」、「強化」、「同化」3 個階段:省略不必要的細節,襯托出重要部分,然後發佈者將其整合成貼近自己興趣、偏見、情感的內容。過程中,資訊雖然會逐漸失真,但發佈者會將流言轉化成自己認為最可信的故事,以至成為確立群體規範的手段。

與一般的傳播學研究不同,作者除關注流言的傳播過程外,更強調發佈者與接收者之間由此而生的連繫,情感在流言傳播之間的角色。尤其明顯的是,在 90 年代,「帶來不幸的信」這類連鎖信息曾經風行一時,但因傳播媒介的轉變,由實體信件、明信片轉為電郵和簡訊,發佈者的資料更易被掌握而漸見沒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正面的連鎖訊息,這類訊息即使暴露發佈者的身份亦無傷大雅。港人最熟悉的「長輩圖」就是一例,內容滿是「好人一生平安」、「平安吉祥如意」等祝福語句。在傳送過程中共享情感,表達關懷,強化團體內人與人的關係連結。流言能夠擴散,是因其建立在既有的人際關係之上。

作為銅幣的另一面,網絡雖然是流言的儲存庫,讓流言更易產生、廣泛傳播,可是,網絡在某層面亦可抑制流言擴散。人際關係是流言的基礎,發佈者慣以「這秘密我只告訴你一個」等方法營造親密感。但網絡平台資訊公開給社會大眾,這方法難生效用,網民亦已漸漸習慣對來歷不明的消息存疑,愈來愈善於以群體智慧拆解流言,有助抑止流言的傳播。

流言的出現,非關真相。發佈者、接收者追求的不是事實的真偽,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繫,鞏固人際關係的網絡。回過頭看,近月的香港流言四起,不少一看便知是故意製造敵人的稻草人,不值一哂。在駁斥之餘,需要深思的是背後反映的群體心態,以及流言如何成為凝聚社群的工具。